주메뉴 바로가기내용 바로가기하단 바로가기
상세검색
  • 디렉토리 검색
  • 작성·발신·수신일
    ~
속자치통감장편

거란의 침략에 방비해야 한다는 추밀부사(樞密副使) 부필(富弼)과 한기 등의 상언과 방책

  • 날짜
    1044년 6월 (음)(慶曆 4年(1044) 6月 戊午)
  • 출전
    卷150 慶曆 4年(1044) 6月 戊午
樞密副使富弼言, “伏見朝廷以契丹發兵會元昊討呆兒族, 路出河東境外, 疑其變詐, 恐爲河東之患, 遂遣參知政事范仲淹宣撫, 此陛下憂勞愛民之深也. 仲淹聞命, 夙夜在心, 即乞於京師及陝西發兵馬, 調錢帛, 爲備禦之策, 此仲淹忠勤體國之至也. 然以臣愚慮, 或恐過之. 何者. 臣前歲奉使契丹, 頗見情狀. 又自去歲至今日, 見河北·河東探報契丹與呆兒族相持事宜, 參驗得實, 契丹必不寇河東決矣. 彼既不來, 是不宜枉有調發, 空成勞費. 雖不入寇, 然張虛聲以困我, 未必無心, 今若勞費不悛, 則正落賊計, 亦爲其窺見淺深, 非策之得也. 此臣但論今歲未必爲患, 若他時則非臣所知. 他時雖欲背盟自逞, 必寇河北, 第以河東爲掎角之地而已. 伏乞陛下, 更令范仲淹相度, 且往河東照管, 未宜調發. 若將來河東卻有契丹入寇, 是臣有罔上誤國大計之罪, 乞加臣身.” 時仲淹疑契丹入寇, 欲大發兵爲備, 杜衍謂契丹必不來, 兵不可妄出. 仲淹爭議帝前, 詆衍語甚切. 仲淹嘗以父行事衍, 衍不以爲恨. 既退, 仲淹猶力爭, 韓琦曰, “若爾, 則琦當請行, 不須朝廷一人一騎.” 仲淹怒, 再求對, 首奏琦語, 然兵卒不發, 仲淹亦不以爲忤也.
先是, 仲淹受命主西事, 弼主北事. 弼條上河北守禦十二策曰, 國朝以兵得天下, 震耀武威. 太祖皇帝待北敵僅若一族, 每與之戰, 未嘗不克. 太宗皇帝因親征之衂, 敵志遂驕, 頻年寇邊, 勝敗相半. 眞宗皇帝嗣位之始, 專用文德, 於時舊兵宿將, 往往淪沒, 敵騎深入, 直抵澶淵, 河朔大騷, 乘輿北幸. 於是講金帛啗之之術, 以結歡好.
自此河湟百姓, 幾四十年不識干戈. 歲遺差優, 然不足以當用兵之費百一二焉. 則知澶淵之盟, 未爲失策. 而所可痛者, 當國大臣, 論和之後, 武備皆廢. 以邊臣用心者, 謂之引惹生事. 以搢紳慮患者, 謂之迂濶背時. 大率忌人談兵, 幸時無事, 謂敵不敢背約, 謂邊不必預防, 謂世常安, 謂兵永息, 恬然自處, 都不爲憂.
西北二敵, 稔知朝廷作事如此之失也, 於是陰相交結, 乘虛有謀. 邊臣每奏敵中事宜, 則曰探候之人妄欲希賞, 未嘗聽也. 蕃使每到朝廷悖慢, 則尙曰夷狄之人無禮, 是其常事, 固不之恤也. 但只自謾嚇, 佯爲包容, 其實偷安, 不爲國家任責, 畫長久之遠經, 所以縱其姦謀, 養成深患. 是致寶元元年, 元昊竊發, 數載用兵, 西人困窮, 未有勝算. 又至慶曆二年, 契丹觀釁而動, 嫚書上聞, 中外倉皇, 莫知爲計. 不免益以金帛, 苟且一時之安. 二邊所以敢然者何. 國家向來輕敵妄戰, 不爲預備之所致也.
臣深見二敵爲患, 卒未寧息, 西伐則北助, 北靜則西動, 必欲舉事, 不難求釁. 通和則坐享重幣, 交戰則必破官軍, 叛而復和, 孰敢不許. 擒縱自在, 去住無梗, 兩下牽制, 困我中國, 有何大害而不爲邊患. 有何後悔而長守歡盟. 渝盟擾邊, 我則遂困. 不幸凶荒相繼, 盜賊中起, 二敵所圖, 又甚大矣. 自契丹侵取燕·薊以北, 拓跋自得靈·夏以西, 其間所生豪英, 皆爲其用. 得中國土地, 役中國人力, 稱中國位號, 仿中國官屬, 任中國賢才, 讀中國書籍, 用中國車服, 行中國法令, 是二敵所爲, 皆與中國等. 而又勁兵驍將長於中國, 中國所有, 彼盡得之, 彼之所長, 中國不及. 當以中國勁敵待之, 庶幾可禦, 豈可以上古之夷狄待二敵也. 前既輕敵妄戰, 不爲預備, 致二敵連禍, 爲朝廷深憂, 今又欲以苟安之勢, 遂爲無事, 二敵各獲厚利, 退而養勇, 不數年相應而起, 則無復以金帛可啗而盟誼可納也. 謹具守禦策如左.
其守策, 一曰, 河北三十六州軍內沿邊·次邊北京·雄·霸·冀·祁·保·瀛·莫·滄·鎭·定十一州, 廣信·安肅·順安·信安·保寧·乾寧·永寧七軍, 北平一寨, 總十九城, 皆要害之地, 可以控制敵寇而不使得深入. 定爲右臂, 滄爲左臂, 瀛爲腹心, 北京爲頭角, 此四城乃河朔之望也. 餘十五城爲指爪支節, 乃四城之所使也. 定·瀛·滄各置一帥, 北京置一大帥, 餘十五城分屬定·瀛·滄三路, 擇善將守之. 十九城都用兵三十萬, 定五萬, 瀛·滄各三萬, 鎭二萬, 雄·霸·冀·保·廣信·安肅各一萬, 祁·莫·順安·信安·保寧·永寧·北平各五千, 北京五萬, 爲諸路救援. 餘二萬分頓諸道, 巡檢遊擊兵. 今無事時, 河朔已有駐泊·屯駐·就糧兵十八萬, 本城五萬, 至用兵時, 約增十萬人, 則戰兵足矣. 此三十萬兵, 非如景德年中閉門自守, 皆使出而接戰者也. 當時守城不敢出, 敵兵堂堂直抵澶淵, 幾至渡河, 爲京師患. 今若使良將帥守十九城, 分領三十萬衆, 左右出入, 縱橫救應, 閃誤逗誘, 衝陷掩襲, 臣雖至愚, 未信敵騎敢長驅而南也. 頃年大兵悉屯定州, 然閉城不使出戰者, 蓋恐一敗塗地, 無所救援, 且防中渡之變也. 今雖用三十萬, 然而分置十九城, 左敗則右救, 縱失則橫援, 豈有昔時之虞邪. 其外十七城不復蓄兵, 只以本部鄉軍堅守, 不使出戰.
二曰, 河朔州軍長吏最宜得人, 以備匈奴之變. 自來都不選擇, 贓汙不才·年老昏昧者, 盡使爲之. 又移替不定, 久者不過一二年, 其間苟且之人, 只是驅遣目前常事, 其經久利害, 自知不及其身, 率皆不爲. 前後相承, 積弊已甚. 若不選人久任, 以矯前失, 則異日敵有變故, 邊城不守, 浸淫深入, 爲患不細. 其上件十九州軍寨, 在河朔尤爲要害, 內定·保·雄·霸·滄五州, 廣信·安肅·順安·信安四軍, 近已得旨選人差定, 見施行次. 北京已有大臣, 自餘鎭·冀·瀛·莫·祁五州, 保定·乾寧·永寧三軍, 北平一寨, 亦乞差選長吏, 並使久於其任. 內績效著聞, 優與就遷秩祿及厚加錫賜, 使樂於邊計, 無所怨苦, 則悉心營職, 自能久處. 或廉勤可尙而才力不足者, 罷之, 與內地合入差遣. 若故爲乖慢因循, 欲離邊任, 及有罪不可留而法不至死者, 廢之終身. 如此, 則人知禍福必及其身, 孰能不勉.
三曰, 除上件十九州軍寨長吏選人久任外, 其餘大小文武官并十七州軍長吏以下, 並乞詔本路轉運·提刑·安撫·部署·鈐轄分擘舉充, 或委樞密院·三班·審官銓司選擇, 不許循入, 並須三年一替. 所貴上下得人, 衆職皆舉, 用兵之際, 有可供使, 與夫臨時外求, 得失相萬也.
四曰, 屯兵備邊, 古今常制, 所患者民賦有限, 軍食多闕, 必須廣爲經度, 始給用度. 其間歲有凶歉, 謀之不獲, 寇至益戍, 常數不足, 則暴歛橫取, 何所不至. 民由是困, 盜由是起, 此歷代所患也. 河北石晉失燕·薊之險, 無可固守, 是以畜兵愈多, 積粟愈厚. 國朝踵之頗久, 至景德講和之後, 兵備漸弛, 粟亦隨減. 前年敵忽生變, 雖與復和, 而終非悠久之計, 自此邊釁已兆, 未有寧歲, 尤宜謹備禦之策, 使久而不匱. 臣輒得養兵二條, 其一條, 據守邊兵合留外, 駐泊·屯駐·就糧諸軍, 分屯於河南鄆·齊·濟·濮等州, 以敎以養. 況其地富實, 不營而足. 率二年一代, 遇有警急, 發符召之, 不旬月可到, 豈有後期不及者邪. 所以略省河朔誅歛, 以寬疲民, 使之安逸蘇息, 坐待寇至而用, 庶幾師有餘力, 可以禦敵. 其二, 緣大河州軍起敖倉, 支河南民稅及漕江·淮粟, 實屯近邊兵馬, 每三歲一代, 亦足以寬河朔乏困之民. 二者可擇一焉, 或兼而用之亦善. 不然, 恐無事時, 河朔已殫竭, 一旦用武, 民之怨叛, 則肘腋之下, 皆爲仇讐, 豈暇禦外寇哉.
五曰, 河北最號勁兵處, 若盡精銳, 則無敵於天下, 況邊陲乎. 頃朝廷未與戎人講和, 敵騎每入寇, 惟懼北兵, 視南兵輕之蔑如也. 我常南北兵各爲一軍, 凡對陣, 敵必先犯南軍, 南軍潰, 北兵累之以必敗. 懲此, 固有南北混而戰者, 敗走益甚. 是不若純用北兵之爲勝也. 今河北屯南兵尙多, 徒能張爲聲勢, 而實不足用. 臣願自入河北, 純募土人爲禁兵, 料錢不過五百文, 每一指揮, 即代南兵一指揮歸營, 不數年, 三十萬盡得北兵. 又敎之精勇, 則敵人自當畏服, 豈敢輕動哉. 恐議者謂財匱不宜益兵, 則請於別路罷招, 以此益彼, 無所增矣. 既得土兵, 勿戍他鄉, 糧若不足, 則願用臣前養兵二條.
六曰, 北敵風俗貴親, 率以近親爲名王將相, 以治國事·以掌兵柄而信任焉, 所以視中國用人, 亦如己國. 燕王威望著於北敵, 知是皇叔, 又爲王爵, 舉天下之尊無與二, 朝廷庶事, 皆決於王. 王善用兵, 天下兵皆王主之, 嚴刑好殺, 而無敢當者. 北敵疑此, 益所畏懼. 故燕·薊小兒夜啼, 輒曰, “八大王來也.” 於是小兒輒止啼. 每牽牛馬渡河, 旋拒未進, 又曰, “必是八大王在河裏.” 其畏若此. 敵使每見南使, 未嘗不問王安否及所在, 朝廷以王之故, 亦見重於北敵, 謂朝有如是親賢, 每欲妄動, 未必不畏王而止. 今春王薨, 識者亦憂之. 謂王之生, 北敵以朝廷爲重, 王之薨, 則北敵以朝廷爲輕矣.
臣亦嘗念國家將帥, 既未聞於遠方, 而親王素有威望爲敵人所畏者, 又以淪謝, 且不復聞皇親可以爲朝廷屏翰者. 敵必謂王室孤危, 無所扶助, 本根不固, 易以搖動, 此誠宜爲敵人之窺測. 臣願陛下親擇宗室中年長知書·識道理·曉人事者數人, 爲王畿千里內州. 慮宗室出外不達民政, 或有任性爲事, 通判以下難以規正, 宜擇方嚴公幹·近上朝臣一人爲同知州. 所貴勢均力敵, 可以共事而無所乖. 俟歷一兩郡, 決知可以獨任, 則罷同知州, 只置通判. 又擇其次者數人, 爲千里內州郡鈐轄, 亦恐未練軍政, 職事不舉, 其都監·監押未可減省, 宜擇歷事廉幹之人, 且令供職, 乃選良守臣伺察而審處之. 其年少官卑, 度其堪任差遣者爲畿縣都監·監押, 雖年少亦須擇二十以上者, 亦選良令長以諫正之, 並限二年一替. 亦用文武臣僚賞罰以勸沮之. 其有勤儉好學·接僚屬有禮·曉習文法·能理民事者, 量高下等第, 或降獎諭, 或賜金帛, 或遷官秩. 有諸過惡者, 亦量小大等第, 或罰俸, 或贖金, 或降官, 甚者還黜於宮宅, 俾之省過一二年, 復遣補外. 凡三有過而遂不改者, 終身使奉朝請. 如此敎育選試之, 善者必賞, 不善者必罰, 臣知不數年, 當有賢宗室如前漢 河間·後漢 東平二王者, 不爲難矣. 內可以藩屏王室, 外可以威示四夷, 此有國者之急務也, 長久之策也.
故三代以後興王者, 今日得天下, 明日封宗室, 至於襁褓之子, 亦皆爲侯爲王, 分割土地, 自成邦國, 所以分布枝葉, 庇蔭根本, 張大王室, 壯觀天下. 使英豪無閒辭, 無異意, 謂四海之內, 盡是一姓, 雖有凶謀變計, 不敢妄動. 此前代帝王制御天下, 布在簡牘, 驗之可信. 今則埋沒抑壓, 僅同豢養, 縱其癡騃, 殊不敎訓, 雖有說書官, 又實虛設, 是盡欲愚之而不令知善道·爲善人, 甚非養宗室之大義也. 至於臣庶之家, 有子孫弟姪者, 無不孜孜敎誘, 使之成器, 蓋望立門戶, 主祭祀, 若子孫一不肖, 則家道淪落. 又有負擔之夫, 微乎微者也, 日求升合之粟, 以活妻兒, 尙日那一二錢, 令厥子入學, 謂之學課. 亦欲獎勵厥子讀書識字, 有所進益. 國家富有天下, 基業全盛, 實祖宗艱難而致, 所宜子子孫孫相承不絕, 爲歷世之計, 豈可宗室滿宮而陛下未知敎道, 任爲過惡, 俾外夷輕笑, 是陛下損枝葉而取孤根易搖之患.
又復思陛下任李用和爲殿前副都指揮使, 任曹琮爲馬軍副都指揮使者, 是任親也. 用和與琮誠親矣, 然皆異姓. 異姓者尙可親信, 則宗室同姓, 與陛下是骨肉之親, 反不可信哉. 陛下不過謂宗室無人, 臣謂今則誠未見其人, 敎之試之, 當自有人矣. 今惟朝會時, 羣行旅進, 青蓋滿道, 士大夫見者, 方知其宗室, 但出都城四門之外, 不知宗室之有無, 況天下乎. 又況四夷乎. 自上古直至周世宗, 其間所歷, 何啻萬代, 至宗室不敎·不試·不用, 微弱之甚, 未有如本朝者也. 宜乎爲識者之所憂, 而北 敵之所輕也. 且如北敵有南大王蕭孝穆·北大王蕭孝惠·魯王惕隱·楚王夷離畢, 是其親近甚衆, 臣前歲奉使, 盡與之接, 又詢其國人, 未必實有才武, 而中原聞之, 莫不疑其人人皆良將也, 其故何哉. 蓋聞其名而疑其有實爾. 今朝廷若能崇樹宗室, 使聲名漸著聞北敵, 北敵亦必謂南朝有人, 根本牢矣, 欲謀則息, 欲動則止. 古者有以實效濟者, 亦有以虛聲懾者, 兵家尤重先聲而後實, 況臣之所說, 必使聲實相副, 願陛下行之無疑.
其禦策, 一曰, 景德以前, 緣邊土兵, 無事時留戍本州軍, 寇至則盡爲逐路部署司抽起. 緣邊闕食, 又卻以南兵屯守, 甚無謂也. 夫土兵居邊, 知其山川道路, 熟其彼中人情, 復諳敵兵次第, 亦藉其營護骨肉之心. 且又伏習州將命令, 所禦必堅, 戰必勝也. 若遷入內地, 山川道路不知, 人情不熟, 敵兵不諳, 骨肉不在州縣, 命令不習, 又爲怯弱所累, 則禦必不堅, 戰必不勝也. 北敵惟懼邊兵, 凡聞以南兵替入內地, 敵人大喜, 故來則決勝而回. 前年河朔有警, 復尋景德初事, 盡抽邊兵守定州, 河朔之民大恐, 以爲官軍必敗, 幸而敵騎中止, 不見失律, 不然, 喪師必矣. 臣願自今北敵若入寇, 緣邊土兵只在本處, 不復令部署司抽移. 若逐處土兵尙少, 即以南兵益之. 有餘, 則方許部署司抽起. 況部署司自在近裏州軍, 土兵可以聚而爲大陣矣. 邊兵勇悍有材武, 不畏堅敵, 敵騎初入, 使當堂堂之鋒, 必能取勝. 則近裏州軍, 人心自壯, 雖南兵之怯, 亦頗增氣局. 以南兵在邊, 遇寇一敗, 敵騎乘而南, 則表裏震恐, 雖精銳盡在部署司, 亦已沮喪, 安能保其全勝哉.
二曰, 景德以前, 北敵寇邊, 多由飛狐·易州界道東西口過陽山子, 度滿城, 入自廣信之西, 後又多出兵廣信·安肅之間. 大抵敵騎率由西山下入寇, 大掠州郡, 然後東出雄·霸之間. 景德前, 二州塘水不相接, 因名東塘·西塘. 二塘之交, 蕩然可以爲敵騎歸路, 遂置保定軍介於二州, 以當賊衝. 厥後開道不已, 二塘相連, 雖不甚浩渺, 而賊路亦少梗矣. 然窮冬冰堅, 旱歲水竭, 亦可以濟, 未爲必安之地. 雖然, 但少以兵控扼之, 則敵騎無以過矣. 自餘東從姑海, 西至保州一帶數百里, 皆塘水瀰漫, 若用以爲險, 可以作限. 只是保州以西, 至山下數十里, 無塘水之阻, 敵可以平入. 敵且守盟不動, 則無以先發, 但用臣上篇屯兵之法, 足以固守. 萬一渝盟入寇, 用臣之策, 可以轉禍爲福, 而逞志洩忿矣. 何以陳之. 今敵若寇邊, 必由廣信西而來, 敵騎初入塘, 緣邊州軍堅壁示弱, 不得出兵, 敵必不顧而進. 將及鎭·定, 亦堅壁, 敵必易我而懈. 於是令廣信·安肅·保州三城開壁會兵, 聲張擊之而不與戰, 敵必分兵復禦. 已而令鎭·定亦閉壁不與戰, 敵既前後受敵, 必未敢長驅而南. 於是, 我急從滄州取海上路, 以數千艘, 出輕兵三萬, 趨平州符家寨口, 則咫尺燕· 薊矣. 雄·霸之間, 即景德敵騎東歸之路也, 又出精兵二萬, 直抵燕京, 會滄州兵擣其腹心, 破其積聚, 敵見兩下兵入, 莫之爲計矣. 燕地既亂, 入寇者必有歸心, 又爲王師所縈, 而不能遂去. 於是乘其向背之際, 使沿邊三城及鎭·定兵合擊, 必大破之, 追奔及燕, 盡逐敵騎過山後. 以兵守居庸關·古北口·松亭關·符家寨, 則敵騎無復南者. 因其妄動, 可以一舉而復全燕之地, 拔數郡陷蕃之族, 平累朝切骨之恨, 臣自謂必無遺策矣. 既以兵守四關口外, 西山有後來新開父牛鐵脚猪窠二口, 敵人以通山後八州之路, 然皆險峻, 不容車馬, 雖不加防守, 尙無所害, 或於口側少伏兵車, 縱敵入寇, 發伏可以盡殺之. 假陛下謹重, 未欲舉復燕之策, 即請寇入之後, 屯重兵於西山下, 敵雖有所掠而東出無路, 進退不遂, 我於是以十九城之兵分布掩擊, 必使退敗, 保無深入之患. 敵勢既屈, 與和則久, 亦制戎人之一策也.
三曰, 燕地割屬契丹, 雖逾百年, 而俗皆華人, 不分爲戎人所制, 終有向化之心, 常恨中國不能與我爲主, 往往感憤, 形於慟哭. 臣前年奉使北廷, 邊上往復數次, 邊人多勸臣曰, “萬一入寇, 我沿邊土人, 甚有豪傑, 可自率子弟數百人爲官軍前驅, 惟其所向而破賊, 願朝廷復取燕·薊之地, 爲華人, 死亦幸矣.” 臣竊壯之, 慰謝而遣. 臣退念朝廷之力未及外禦, 遂虛邊豪之請. 雖然, 臣未嘗忘懷, 思爲異日之用. 自後不輟尋訪, 所得頗多, 將來敵若寇境, 臣必能以所得邊豪, 令自率鄉人, 各成一隊, 或爲嚮道, 或爲內應, 或破陣, 或攻城, 大可以爲王師之助矣. 其始去則質其家, 其成功則厚其賞, 臣亦不患其譎而反爲吾害也.
四曰, 古者有外虞, 則以夷狄攻夷狄, 中國之利也. 朝廷西有羌人之患, 力足備禦, 不假求外援以自助. 惟是北敵強盛, 十倍羌人, 異日渝盟, 悉衆南下, 師力若不給, 則禍未可涯, 宜求所以牽制之術, 使有後顧而不敢動, 動亦有所憚, 而不能盡銳以來, 我力足以禦之, 此不可不慮. 今契丹自盡服諸蕃, 如元昊·回鶻·高麗·女眞·渤海·藯惹·鐵勒·黑水靺鞨·室韋·韃靼·步奚等, 弱者盡有其土, 強者止納其貢賦. 獨高麗不伏, 自謂夷·齊之後, 三韓舊邦, 詩書禮義之風, 不減中國. 契丹用兵, 力制高麗. 高麗亦力戰, 後不得已而臣之. 契丹知其非本意, 頗常勞其制禦. 高麗亦終有歸順朝廷之心. 臣伏見淳化中, 其國主王治以契丹兵入境, 遣使元郁來朝納款, 太宗不從, 但婉順回答. 又於咸平年中, 其國主王誦遣戶部郎中李宣古來使, 眞宗亦不納, 但降優詔而已. 又於祥符七年, 其國主王詢遣工部郎中丹徵古齎表來使, 表稱今斷絕契丹, 歸附大國, 仍乞降正朔及皇帝尊號, 眞宗又不許. 陛下即位後, 天聖二年, 復曾遣使來朝, 朝廷差柳植館接, 其事甚邇. 前後高麗四次遣使修貢, 每表必稱不願附契丹而願附朝廷, 朝廷終不允納. 雖然, 觀高麗款附之切, 如渴者望飲, 飢者望食, 無一日而忘也. 但略遣人翹發, 則其來必矣. 來即善遇之, 許其歲朝京師, 賜予差厚於前, 使回其心. 優爲詔命之辭, 以悅其意. 他時契丹復欲犯順, 以逞凶志, 我遣人使高麗激之, 且約曰, “契丹往年無故取高麗三韓之地, 又景德間興師深入, 誅求無厭, 高麗甚苦之. 我先帝重惜民命, 不欲數與之鬬, 故歲遺亦厚, 於茲四十年矣. 今契丹又欲背施肆毒, 犯我邊境. 我軍民共怒, 皆願死戰, 我不敢違衆, 行師有日. 高麗其舉兵相應, 表裏夾擊. 契丹敗, 則三韓之地及所得人民府庫, 盡歸高麗, 我秋毫不取, 但止復晉所割故地耳.” 高麗素怨契丹侵其地, 又歛取過重, 向者恨無大國之助以絕之, 聞今之說, 則欣然從命, 然則契丹不足破也. 或者款納高麗, 則契丹可爲釁端, 或以爲不便. 臣答曰, “前歲之隙, 豈納高麗興亂邪.” 夷狄之性, 變詐多端, 苟欲背盟, 何說不可. 豈宜動自拘礙, 不敢有爲, 直竢禍來, 坐受其敝, 愚者尙不肯如此, 況謀謨天下之事乎. 高麗果入貢, 假使契丹來問, 我當答以中原自古受萬國貢獻, 矧高麗素稟朝廷正朔, 但中間廢隔, 今卻復修舊好, 使我何辭阻絕, 亦與契丹納諸國之款一也. 契丹安能使我必不納高麗之貢哉. 臣又思, 若契丹寡弱, 不足爲虞, 或能謹守盟誓, 無憑陵中國之志, 則何用遠納高麗之款, 而近忽契丹之約. 今契丹盡吞諸蕃, 事力雄盛, 獨與中原爲敵國, 又常有憑陵之心, 況前歲已生釁隙, 自知不直, 謂朝廷僞增金帛, 後圖釋憾, 不久又將先發以制我焉. 發而謀之, 謀不及矣, 經營措置, 今乃其時. 臣又嘗聞契丹議曰, “我與元昊·高麗, 連衡攻中原, 元昊關西, 高麗取登·萊·沂·密諸州.” 又曰, “高麗隔海, 恐不能久據此數州, 但縱兵大掠山東官私財物而去, 我則取河東三十六州軍, 以河爲界.” 臣聞此久矣, 萬一果如此說, 臣謂朝廷亦無以制之. 外寇如此窺中國, 因循日過一日, 臣不知終久如何. 夫高麗累表乞貢奉, 朝廷終不許, 遂決志事契丹, 所以爲契丹用也, 契丹所敎無不從. 朝廷若能許高麗進貢, 正遂其志, 則必反爲我用矣, 契丹何能使之耶. 臣熟知高麗雖事契丹, 而契丹憚之. 天聖三年, 契丹常伐高麗, 是年, 朝廷遣李維奉使, 高麗殺契丹兵二十萬, 匹馬隻輪無回者. 自是契丹常畏之, 而不敢加兵. 朝廷若得高麗, 不必竢契丹動而求助, 臣料契丹必疑高麗爲後患, 卒未敢盡衆而南, 只此已爲中國大利也, 亦願陛下行之無疑.
五曰, 鎭·定西山有谷口十餘道, 盡通北界山後之路, 景德以前, 不甚迹熟, 葢溪澗峻狹, 林木壅遏, 故敵騎罕由斯路而入, 雖有來者, 亦不免艱阻. 臣頃聞河朔人說契丹自山後斬伐林木, 開鑿道路, 直抵西山漢界而止. 今則往來通快, 可以行師. 臣亦嘗細詰其由, 云契丹舊亦疑朝廷有復燕之計, 恐天兵渡河, 直抵燕京. 則敵人欲出我不意, 由山後進兵, 旁擊鎭·定, 橫行河朔, 牽制王師也. 臣料往年沿邊亦曾探報, 聞於朝廷. 今若契丹自廣信·安肅入寇, 我以重兵禦其鋒, 復有西山別衆, 橫行背擊, 官軍敗績, 則大事去矣. 此兵家切務, 不可不知. 當得廉幹謹密者, 陰往經制, 如何屯戍, 如何禦捍, 必有勝之之術, 先事而定, 以待其來, 則保邊之道也.
六曰, 祁·深舊非要郡, 宿兵至少, 城壘迫而庳陋, 不甚完葺. 竊聞契丹今後入寇, 知我重兵屯鎭·定, 不肯直南, 才過保州, 便取東南路, 由祁·深趨冀·貝, 寇澶·魏矣. 冀·貝·澶·魏城大而堅, 惟祁·深二壘, 當廣而高之, 以防攻迫. 誓書不得創修城池, 若因而廣之則無疑. 又曰, 敵既憚鎭·定而忽深·祁, 必謂二城兵分, 不戒而過, 我若乘其不備, 使二城潛出精兵, 首尾相應而擊之, 必大得志. 此繫於臨時, 非可預慮, 然知兵者所當留意.
七曰, 唐·漢以前, 匈奴入寇, 率由上郡·鴈門·代州·定襄等路, 葢當時中國據全燕之地, 有險可守, 匈奴不能由此路而來也. 自石晉割燕·薊入契丹, 中國無險可守, 故敵騎直出燕南, 不復尋定襄等路. 今朝廷若留意河朔, 邊鄙有備, 敵不可得而入, 須從別路以來. 或雖可入寇, 第取定襄等路爲犄角之勢, 則河東不可不大爲之防. 或創立城池, 或造作險阻, 卜何地可以設奇伏, 何路可以出牽制, 此須預爲經度, 素有隄備, 則臨時可以禦捍, 應卒不至倉皇. 使河朔表裏相應拒寇, 使不能逞其欲, 茲實防邊之務也.
凡此等守禦十二策, 總十三條, 是臣庚辰·壬午年奉使契丹日, 於河北往回十餘次, 詢於沿邊土豪并內地故老, 博採參較, 得之甚詳. 及於北廷議事, 又頗見其情狀, 以至稽求載籍, 質以時務, 用是裒聚撰述, 以副陛下委任之意, 即非臣任胸臆罔聖聰, 伏望陛下令兩府會議, 可者速行之, 其未可者, 更相致詰而是正之. 臣必不敢持己徇私, 旁拒衆證, 兩府亦不得徒事譏病而無所發明. 如此, 則庶幾謀行而患可弭矣.
臣聞古者明君遭患難, 則退修道德, 可以無咎. 是故文王羑里, 純任敎化而終滅獨夫. 勾踐會稽, 勵精武事而卒破夫差. 又聞主憂則臣辱, 主辱則臣死, 故陳主答書勃戾而楊素下殿請死, 蔡賊跋扈難制而裴度誓不兩生. 終之隋滅江南而裴度淮西, 有以見古之君臣所爲各得其道, 則未有不建功立業, 聲流萬世者也. 昨契丹背約, 呼索無厭, 朝廷以中國之尊, 敵人敢爾, 陛下有文王·勾踐雪恥復讐之心, 臣下亦未見有楊素·裴度死難平賊之志. 如此而望排患解紛·建功立業, 如古之君臣, 何可得也. 臣竊計北敵勢方強盛, 可以入寇而輒肯議和者, 有謀也. 謀後舉事, 以爲萬全之策也. 又計中國之勢, 如人坐積薪之上而火已然, 雖焰未及其身, 可謂危矣. 北敵之強既如此, 中國之弱又如此, 尙不急求救之之術, 是欲秦之魚爛·梁之自亡邪. 臣備位樞府, 夙夜憂畏, 但恨未得死所, 少紓國難. 惟願解臣密職, 典河朔一要郡, 得以拙勤經營邊事, 雖未敢必謂無虞, 然自謂或可稍寬陛下北顧之憂矣. 伏惟早賜裁擇.

색인어
이름
富弼, 范仲淹, 仲淹, 仲淹, 范仲淹, 仲淹, 杜衍, 仲淹, 仲淹, 仲淹, 韓琦, 仲淹, 仲淹, 仲淹, 太祖皇帝, 太宗皇帝, 眞宗皇帝, 元昊, 河間, 東平, 李用和, 曹琮, 用和, 世宗, 蕭孝穆, 蕭孝惠, 惕隱, 夷離畢, 王治, 元郁, 太宗, 王誦, 李宣古, 眞宗, 王詢, 丹徵古, 眞宗, 柳植, 文王, 勾踐, 夫差, 楊素, 裴度, 裴度, 文王, 勾踐, 楊素, 裴度
지명
河東, 河北, 河東, 契丹, 河東, 河北, 河東, 河北, 澶淵, 河湟, 澶淵, 中國, 中國, 中國, 河北, 北京, 廣信, 安肅, 順安, 信安, 保寧, 乾寧, 永寧, 北平, 北京, 北京, 廣信, 安肅, 順安, 信安, 保寧, 永寧, 北平, 河朔, 廣信, 安肅, 順安, 信安, 北京, 保定, 乾寧, 永寧, 北平, 河北, 石晉, 河南, 河北, 河北, 河北, 前漢, 後漢, 定州, 河朔, 飛狐, 易州, 陽山子, 滿城, 廣信, 廣信, 安肅, 東塘, 西塘, 保州, 保州, 廣信, 廣信, 安肅, 保州, 滄州, 平州, 符家寨, 燕京, 滄州, 居庸關, 古北口, 松亭關, 符家寨, 契丹, 中國, 契丹, 元昊, 回鶻, 高麗, 女眞, 渤海, 藯惹, 鐵勒, 黑水靺鞨, 室韋, 韃靼, 步奚, 高麗, 高麗, 契丹, 高麗, 契丹, 中國, 高麗, 元昊, 高麗, 元昊, 關西, 高麗, 契丹, 李維, 燕京, 河朔, 廣信, 安肅, 保州, 上郡, 鴈門, 代州, 定襄, 中國, 石晉, 定襄, 河朔, 定襄, 河東, 河朔, 河北, 羑里, 會稽, 淮西
오류접수

본 사이트 자료 중 잘못된 정보를 발견하였거나 사용 중 불편한 사항이 있을 경우 알려주세요. 처리 현황은 오류게시판에서 확인하실 수 있습니다. 전화번호, 이메일 등 개인정보는 삭제하오니 유념하시기 바랍니다.

거란의 침략에 방비해야 한다는 추밀부사(樞密副使) 부필(富弼)과 한기 등의 상언과 방책 자료번호 : jt.d_0004_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