주메뉴 바로가기내용 바로가기하단 바로가기
상세검색
  • 디렉토리 검색
  • 작성·발신·수신일
    ~
근대한국외교문서

조선 도착 이후 협상 경과 보고

조약 협상 과정
  • 발신자
    馬建忠
  • 수신자
    張樹聲
  • 발송일
    1882년 5월 20일(음)(光緖八年四月四日)
  • 출전
    『中日韓』 2, 문서번호 420의 부건 11, pp. 621-3; 『東行初綠』, pp. 16-7.
敬稟者 竊忠於去月二十四日因薛使失期不至 恐有事故 擬遣鎭海輪船回至烟台 沿途探視 並特抵朝鮮後一切情形 縷悉具稟 今就便賫呈 稟甫繕就 而美舶已至 故未卽發 玆特附呈鈞鑒 仍將二十四日以後情形撮擧大槪 爲憲台陳之 薛斐爾二十四日入口 次日抵港 二十六日彼此往拜 談及約內第一條 彼終謂有碍平行體 且電復未至 斷難擅允 詢以何天爵在京所譯第一條洋文 則謂未經携來 亦並不知所譯是何言語 詞意之開 甚爲決絶 若必欲以此條列入約中 將至以堅持廢事 不得已議令朝鮮國王另備照會一通 聲明爲中國屬邦 則於我旣存藩服之名 於彼亦無碍平行之體 使謂曩在烟台答中堂書時 曾允聽朝鮮設法聲明 今旣不列入約中 則亦無所不可 忠因思此項照會須令寫明係於未經五約之前先行聲明 則美國於此條雖不允列於條約之內 而已許申明於立約之先 似卽與認明朝鮮爲我屬邦無異 惟朝鮮自受日人蠱惑 雖未敢箕踞向漢 而亦不無狡展之心 自二十二日回舟 小示決裂 始知中朝人士不容狎玩 由是景遂諸人及後之來自王京者 皆益形恭謹 而國王遂遣承旨官賫名東來拜 桀黠之氣固已非復前日 玆若臨以大義 令其將中國屬邦一節遵照聲明 以理勢揆之 似不敢或有違悖 然萬一中於簧鼓 稍涉支吾 則日美二舶 瞻視非遙 深恐於國體有碍 爰欲稍參權變之術 以駕駛之 於二十七日其所派議約大官申櫶副官金宏集登舟來謁時 先令站隊聲砲 以張吾威 復傳諭陪臣某某代國王行三跪九叩禮 恭請皇太后皇上聖安 以折其氣 然後以筆談所載諸言 從容誘掖 使之樂就大範圍 已乃爲代擬照會一稿 寬假以自主之名 實申明其屬邦之義 金宏集等閱之 乃皆欣然願從 卽於次日命李應浚賫回王京 請國王照稿繕用 繼復議及他款 大都無甚出入 惟米糧出口一條 申櫶 金宏集等謂於其國朝議民情有碍 堅欲議禁 而使則堅不允禁 相持屢日 金宏集乃議改註惟仁川口不准出米一句 忠與美使重加商略 擬更改爲惟於仁川已開一口 各色米糧槪行禁止運出 較爲周密 美使迫欲歸國 亟思約事早蕆 復經忠反復開陳 彼內迫於速成之心 外屈於婉商之誼 亦遂勉强允行 初二日李應浚歸自王京 初三日將照會送來 照稿繕寫 一字未易 擬暫存忠處 俟定約時交使 與國書條約一並賫回 頃偕薛孚爾同至仁川 已與申櫶 金宏集將全權字據互相交換 卽訂於初六日會集畫押 忠於蕆事後赴王京一行 答其國王賫帖之拜 初十內外當可起椗回津矣 玆恐仰縈憲慮 特遣鎭海先歸 謹將二十四日以來辦理情形 專肅具稟 恭叩爵綏 伏維崇鑒 職道馬建忠謹稟

四月初四日
附呈日記筆談各一冊
별지: 東行日錄
 
【관련문서】

東行日錄
光緖八年壬午春三月 我東方屬土朝鮮國始與阿美利加合衆國立約通商 其國之政府亦不諳外交條例 願得中國大員主持壇坫 於是合肥傅相請朝廷以建忠行 北洋水師統領丁禹亭因巡洋之役 率兵船三艘 曰威遠、曰揚威、曰鎭海、以偕 將先至烟台 會同美國議約全權大臣薛孚爾駛赴朝鮮 襄助議約事宜 十四日自析津起桯 十六日乘潮致輪出口 是日潮漲丈有三尺 嚮夕風平
十七日晨微霧 緩輪行 十二點舟抵烟台 美國兵船名汕島者 在口內望望見水師提督旗幟 站舷申敬 入口後渡至威遠兵舶 俄而汕島船主哥貝來謁 云使滬游未返 卽夕當可至 又云英國水師提督頃赴析津 間亦將迎威妥瑪往朝鮮議約 而水師總敎習葛雷森來 亦述新報內載有英法德三國調集兵艦 將赴朝鮮議約 而日人亦以兵船直指漢江之語 無何哥貝辭去 復有四人來見 詢知爲招商局及附舶東渡者 告以行期旣定 令鎭海管駕官知會登舟
十八日凌長報薛孚爾已至 卽專弁賫傅相書函去 附以洋文一緘 訂相見期 隨偕丁軍門登岸拜東海開道方佑民觀察 歸途遇寄船主謂使候於寓 與禹亭改道往訪 促談良久 使謂在烟台宜捐棄往拜升砲繁文 以免譁屬 且頃聞英法德日四國威將調集兵艦□至朝鮮 果爾則定議遂難 宜乘問先期駛往 遂訂中國兵舶於二十日辰刻起椗 美國兵舶於二十一日辰刻起椗 陸續進發 順約貝船主午後在汕島船會議入漢江口停泊處所 俾先後來集 於是三點鐘偕丁軍門往晤哥貝於具船 與披國指定於漢江虎島旁下椗 盖遇此則水淺溜急 輪舟不能停泊矣 虎島屬朝鮮京畿道 仁川府治 去王京五十餘里 回舟繕稟上傅相 報起程日期
十九日五點二刻起椗東渡 首威遠 次揚威 次鎭海 各舟相距八百碼 魚貫而進 速率每小時行八邁半 前舟晝於橫樈懸速率表 夜綴燈以屬後舟耳目 諸習流軍將往觀東瀛風景 令下之後 理索栻器 莫不躍踴從事云
二十日晨五點二刻起椗東駛 風平浪淨如拭 九點二刻遇劉公島 一點鐘薄成山岬 自此迆東偏南太半度行 直指漢江仙俠島外之小島 距水程一百七十邁 先是海道往朝鮮無入漢江口者 隋書開皇十八年伐高麗 以一軍自東萊泛海趐平壤城 唐書貞觀十七年 上親征高麗 以張亮平壤道行軍大總管 帥戰艦自萊州泛海趨平壤 平壤 箕子故都 漢書王險城 今屬平安道大同江上流 其皆進大同江無疑 宋徐明叔 宣和奉使圖經云 由定海乘南風北行五日程 可歷大靑島 入急水門 則亦由大同江進 又唐書永徽五年 命蘇定方爲神丘道行軍大總管 帥師伐百濟 定方引軍自成山濟海 百濟據熊津江口以拒定方 進擊破之 熊津在今忠淸道 公州下流 由成川入海 則自成川口進 而以一帆東渡 直指漢江 記載以來都所未有 盖其口外島嶼碁布 水淺湍急 沙線無常處 巨艑至此 率以觸礁擱淺爲懼 故往時泛海者至大靑島 成山岬二處 皆分迆南北而去 同治中有法國水師提督某駛往測驗繪圖極審 爲海舶指南 於是始稍稍有知漢江口者 國朝魏默深聖武記謂熊津江漢江 係屬舛午 熊津漢江相距遠甚 良以從前地圖簡略 經緯不明 故雖通材 亦不能無誤歟
二十一日晨四點鐘舟指仙俠島 微霧 島霾沒不可辨 緩輪繞行 有輪舟自南來 望其旗幟 如爲日本兵舶 有頃 霧歛微而 五點二刻 遇仙俠島外小島 八點鐘過仙俠島 島四合 如行江中 水湥靑色 溜急 溯流而上 日本兵舶以道熟先駛 相距十邁 十二點三刻 過立岐島傍小貓島 折而北 右掠小阜島 左□燕興島 已復迆東兼北行 鐘報三點 望見日本兵舶已於虎島旁下椗 四點鐘我舟相繼至 下椗與日舶隣 其副管駕剌舢板來 與我舟管駕官相慰勞 兼詢東來故 亦遣大副剌舢板答言 日舶名磐城 自內海口下開 載駐紮朝鮮公使花房義質來 逢中行十日程 道泊釜山 巨文島各數日 其舶大與鎭海埒 俄而小艇二隻自山隙出 張蒲帆駛赴鎭海 以逮鏡窺之 見有烏帽藍枹僑舷而立者 則朝鮮四品鴻臚李應浚應浚曾以議約事至析津 本月初先以鎭海送至鴨綠江口歸國者 故識之 鎭海管駕官旋以舢板送之來 則與偕者 又言三品鴻臚韓文奎 五品鴻臚高永周 登舟寒喧畢 筆談數則固以登岸爲請 云其國王已令於仁川埽除行館 並派二品參判趙準永爲伴接官 明晨當來晉謁 薄暮應浚等辭去 丁軍門傳令三舶 仍蒸汽以待
二十二日十點鐘 李應浚諸人與趙準永先後至 準永以登岸請 余以美使未來 而朝鮮議約大員亦未派至 適館 無所事事 則固辭 準永等固請 乃允於午後二點鐘登岸 留準永等同飯舟中 飯畢 準永謂往者遊日本 識日使花房義質 請往訪於其舟次 卽命以舢板送之去 約令二點鐘回威遠同行 李應浚別偕諸人往揚威觀看機器 鐘報二點二刻 應浚等歸自揚威 準永猶未返 余與李應浚等別乘舢板先行 中流見準永自日本兵舶下 花房義質亦剌舢板至威遠來見丁軍門與余云 三點鐘抵埠 仁川府使武二品鄭志鎔迎謁道左 並以肩與來迓 輿如車箱狀 跌坐其中 四人舁之行 導以靑旗皂蓋 輿隷呵殿 漫聲長謳 前後互答 迤邐循山麓行 景色明秀 如在江南道中 村人扶老携幼來觀者以數百計 越嶺者三 約十五里許 見兩山廻抱中嵌茅屋數十家 如一村落 問之 卽仁川府仁川無城郭 官廨在東山之麓 正對文岳 今卽以爲賓館 入館 則屋宇傾圯 堂皇側有小室三四間 備余輩棲息之所 室簇比如蜂房 地薦蒲蓆 壁障紙屛 無几案牀榻 給事者先於門外解履乃入 其俗略似日本 而簡陋特甚
二十三日 侵曉 陸倫華回舟 李應浚辭回王京 催派議約大員 趙準永等相繼束問訊 因與之筆談 將乘間覘其朝議 準永等獪甚 凡所問有稍涉政府者 答語皆諉爲不知 因告以傅相奏請大皇帝派員來此 實爲調護屬邦起見 分宜推誠相待 安用是模梭爲 準永等咸悚慴謝過 午後與高永周筆談 諮其政治風土 與夫古蹟之沿革 遂留之晩膳 膳畢 而朝鮮國王遣二品參事堂備官金景遂來 云已派定經理機務事申櫶爲議約大員 越日當馳至 景遂年六十餘 外若恭謹 而與之筆談 詞令間頗涉諷刺 知其不免有輕量之心 遂欲以操縱之術制之 因責其應對失禮 立傳伴接官 飭質明備輿馬回舟 漏三下而準永等猶來固留
二十四日晨起 金趙諸人復來固留 峻詞謝之 丁軍門先行 余方將登輿 而日使花房義質策馬往王京仁川 適館請見 與語良久 別詳問答 語畢出館 各分道行 至舟而美舶仍未至 雖達晨霧塞 而後期至三日 恐別有事故 爰與丁軍門商定 明晨遣鎭海返棹烟台 沿途探視 因以一稟上傅相 令就便賫回 稟甫繕就 報見美國兵舶入口 時已晩七點鐘矣 登舵樓以達鏡窺之 則於口門下椗 相距猶三十里
二十五日 霧 美舶未起椗 十點鐘丁軍門邀赴揚威閱操 午後二點鐘美舶駛至 傍威遠旁下椗 金景遂 李應浚等亦來威遠 遂歸自揚威 而我舟管駕官呂翰適自美船回 詢知美舶在口外阻霧 停四十八點鐘 故失期 薛使致聲謂 明日十點鐘來答烟台之拜 景遂等尋入見 稱申櫶今夕乃至 詞氣謙抑 非復前日 數語後 李應浚攝衣請問 遂引入別室 應浚謂昨歸王京 聞政府議論歧出 興寅君 李最應頗非外交 金景遂卽附之阻撓新政者也 因與筆談數則而出 應浚等請往款接使 適美船船主來答呂翰之問 稱薛使兩日內不理公務 乃轉語景遂諸人 五點鐘辭去
二十六日九點鐘 美舶船主哥貝來拜 十點鐘薛使來拜 寒喧畢 薛使謂其全權字據已譯出 並繕就公文一通 擬咨行朝鮮機務總理衙門 顧以匆促就道 未携繙譯 僅帶有烟台領事所雇之華人文案 不審華洋文果相符否 擬乞代爲一閱 余允以午後四點鐘報謁時順爲勘對 薛使辭去 余與丁軍門議 翌夕七點鐘邀薛使曁美日二船主晩膳 旋膳發洋文請單 薛使辭以疾 謂弗克夜出赴宴 二船主答書如約 三點鐘趙準永李應浚諸人 持其大官經理機務事申櫶 副官經理機務事金宏集 與從事官機務副主事徐相雨三刺來問訊 訂明日十點鐘登舟晉謁 大官意卽大臣之謂 下國陪臣不敢稱大臣 降而稱官 禮也 未幾鐘報四點 遂往美船答薛使拜 渠永等留待舟中 薛使出國書與全權字據華洋文各一通 較閱無誤 薛使商於余謂 條約未定 不便遽遞國書 擬先以公文咨朝鮮政府 國書俟約定後再呈 何如 余謂國書呈遞先後 無關輕重 第先將全權字據咨行朝鮮政府 便可會議 薛使因問朝鮮正副二使是否全權 余謂其國王旣特派議約 諒無不予全權 且我中堂所議約稿內寫明全權字據 彼政府恪遵所議 非有窒碍 亦不敢擅行增損焉 旋辭回舟 復與準永等筆談 論及全權事 李應浚復請往別室 求代擬全權諭旨一稿携去
二十七日九點鐘 丁軍門邀同點名 九點二刻薛使來商請議約時在近岸支立帳房 不必往仁川行館 並問朝鮮正副二使登舟 升炮與否 余謂近岸議約 免涉跋省供億 計誠兩得 少頃當與申金二使言之 升炮則按中國禮用三響焉 十點鐘趙李諸人先至 十一點二刻申金二使率徐相雨 及申櫶之子奭熙德均登舟 命舟師站隊以迎 升炮三響後 令通詞傳語陪臣某某入艙 先行三跪九叩禮 代國王恭請皇太后皇上聖安 然後行賓主相見之禮 於是余偕丁軍門在艙屛立兩旁 俟櫶宏集行跪叩禮畢 乃與相見 送茶後 余偕丁軍門立問其國王安 櫶宏集立問中堂安 周旋之間 頗極整肅 蓋自二十三日回舟小示決裂 彼始知中朝士大夫不可狎玩 嗣是景遂諸人及凡來自王京者 罔敢稍有褻越 而兩使臣則入傴僂益恭云 就坐寒暄數語 遂留飯舟中 飮間與金宏集筆談甚長 申櫶卽光緖初與日本議約者 年七旬餘 雖步履甚蹇 而風度仍復端疑 金宏集年邇四十 望之似三旬許人 與之談 通達識時務 往與日本議加稅則 章程周密 是其所定 蓋國中矯矯者 飯畢偕赴美舶拜薛使 薛使待之禮有加焉 已而周視炮位 駭嘆無已 四點鐘回舟 申櫶請先歸 余復與金宏集筆談良久 六點鐘始以小輪船送之去 七點二刻美日二船主來赴宴 盡懽而散
二十八日午後四點鐘 仁川府使鄭志鎔以牛一頭豕二肩曁雞魚等物 致饋美舶 遣通詞登舟請示 且言李應浚復往王京面陳機務 中國派員至此主持壇坫 凡有交際 罔弗來告 亦恭順之一端也 初志鎔亦數以禮來饋 余與丁軍門皆婓辭却之 一無所受 以體國家優卹藩服之意
二十九日晩五點鐘 國王遣承政院右副承旨金晩植賫名東來勞問 東貯匣內 襲以紅綾 跪而進獻 余長揖受之 啓視 則於右側下方書朝鮮國王李熙六字 細若蠅頭 起坐筆談數則 囑其歸告國王 謂於蕆事後躬詣王京晉謁 希先容焉 與丁軍門各附銜帖 璧柬 曉植復跪而受之 因順令轉囑仁川府使 明日備輿馬至浦岸伺候 將與丁軍門往行館答拜申金諸君
四月初一日 雨 美舶船主哥貝將薛使命來催訂議約日期 十點鐘促具膳 膳後偕丁軍門登岸至仁川 入館與申金諸君相見畢 就坐 筆談良久 二點鐘進食 食時接談 胥金宏集主筆 率以米穀出口於朝議民情有碍 須設法議禁爲請 余答以見薛使時當相機爭之 四點二刻辭歸 復往美舶 以米穀出口一條與薛使往復辯論 七點鐘回舟作書 以所議告申金兩君
初二日曉晴 專弁往仁川致書 一點二刻李應浚持申金二君復函來云 歸自王京 所需文件摒擋完好 明日金宏集當來舟商略壹是 招商局五人已言於朝 卽飭人護送至王京 察看商務 訂後日起行 且爲其國王致願見之忱 請余與丁軍門蕆事後赴王京一遊 云已令館人除室以待 三點鐘後應浚辭去 薛使在汕島船望見朝鮮人來 隨遣隨員至我舟詢議約日期 答以俟明日金宏集來舟議定再告
初三日二點鐘 金宏集徐相雨 李應浚來舟 坐定 金宏集出交王京文件 復以約事與余往復商略 語載筆談 四點鐘辭去 是夕余以約事粗定 至朝鮮且十餘日 尙無一字抵津 恐傅相垂注 因與丁軍門議令鎭海兵船於初五日賫稟先歸
初四日 晨起 申金二使令李應浚來 以國王命璧還銜柬 幷致我兵舶各牛一頭 豕十蹄 雞子二百枚 白粲五石 以犒勞軍士 故受之 十二點鐘薛使赴仁川行館 答申金二使之拜 卽互換全權字據 邀與同行 遂登岸偕至仁川行館 相見畢 申金二使出全權字據 與薛使互相較閱 遂訂於初六日支立帳房在近岸 會集畫押 四點鐘美使先歸 余獨留與金宏集筆談 乃返回舟繕稟上傅相 並附以筆談日記二冊 交鎭海管駕官陸倫華 令遲明五點鐘起椗 賫至烟台後 沿途探投

색인어
이름
薛斐爾, , 申櫶, 金宏集, 金宏集, 李應浚, 申櫶, 金宏集, , 金宏集, 李應浚, , 薛孚爾, 申櫶, 金宏集, 馬建忠, 合肥, 建忠, 丁禹亭, 薛孚爾, 哥貝, , 威妥瑪, 葛雷森, 哥貝, 薛孚爾, , 禹亭, , 哥貝, 張亮, 箕子, 徐明叔, 蘇定方, 定方, 花房義質, 李應浚, 應浚, 韓文奎, 高永周, 趙準永, 李應浚, 趙準永, 花房義質, 李應浚, 李應浚, 花房義質, 鄭志鎔, 李應浚, 趙準永, 高永周, 金景遂, 申櫶, 花房義質, 金景遂, 李應浚, 申櫶, 李應浚, 興寅君, 李最應, 金景遂, 哥貝, 趙準永, 李應浚, 申櫶, 金宏集, 徐相雨, 李應浚, 申櫶, 奭熙, 德均, 金宏集, 申櫶, 金宏集, 申櫶, 金宏集, 鄭志鎔, 李應浚, 金晩植, 曉植, 金宏集, 李應浚, 金宏集, 金宏集, 金宏集, 徐相雨, 李應浚, 金宏集, 李應浚, 金宏集, 陸倫華
지명
烟台, 烟台, 王京, 王京, 仁川, 仁川, 王京, 仁川, 王京, 烟台, 析津, 烟台, 析津, 烟台, 漢江, 漢江, 虎島, 虎島, 京畿道, 仁川府, 王京, 劉公島, 成山岬, 漢江, 仙俠島, 漢江, 東萊, 平壤, 萊州, 平壤, 平壤, 王險城, 平安道, 大同江, 大同江, 大靑島, 大同江, 成山, 熊津江, 熊津, 忠淸道, 公州, 成川, 成川, 漢江, 大靑島, 成山岬, 漢江, 熊津江, 漢江, 熊津, 漢江, 仙俠島, 仙俠島, 仙俠島, 小貓島, 小阜島, 燕興島, 虎島, 釜山, 巨文島, 析津, 鴨綠江, 仁川, 揚威, 威遠, 仁川府, 仁川, 王京, 仁川, 烟台, 揚威, 威遠, 威遠, 揚威, , 仁川, 汕島, 烟台
서명
東行日錄, 唐書, 漢書, 宣和奉使圖經, 唐書
관서
機務總理衙門, 承政院
오류접수

본 사이트 자료 중 잘못된 정보를 발견하였거나 사용 중 불편한 사항이 있을 경우 알려주세요. 처리 현황은 오류게시판에서 확인하실 수 있습니다. 전화번호, 이메일 등 개인정보는 삭제하오니 유념하시기 바랍니다.

조선 도착 이후 협상 경과 보고 자료번호 : gk.d_0006_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