읍루(挹婁)의 문화
挹婁, 在夫餘東北千餘里, 濱大海, 南與北沃沮接, 未知其北所極주 001
교감주 001)
. 〔原註〕 范書, 挹婁, 古肅愼之國也. 沈欽韓曰, 元史 地理志, 瀋陽路, 本挹婁故地, 又開元路, 古肅愼之地. 通典, 其國, 在不咸山北. [晉曰肅愼, 魏曰勿吉, 隋曰靺鞨] 一統志, 長白山, 在吉林 鳥喇城東南, 古名不咸山. 今奉天府 鐵嶺縣·承德縣及寧古塔·黑龍江並挹婁國地. 挹婁古城, 在今鐵嶺南六十里. 滿洲源流考卷二云, 挹婁之名, 始於後漢. 考之史傳, 即古肅愼氏, 晉書所謂肅愼一名挹婁, 是也. 至南北韓, 始別有勿吉·靺鞨之稱, 而舊名之見於簡册者, 猶有可考. 如遼之瀋州 雙州 定理府, 金之挹婁縣, 皆僅指一隅, 非其全部. 元史, 稱瀋陽路, 爲挹婁故地, 似矣. 而於開元路則云古肅愼地, 隋 唐曰, 靺鞨, 又似岐而二之者, 蓋魏 晉以前, 部族未分, 魏 晉以後, 釐而爲七族, 愈繁而地愈廣, 容有非舊部之名所能該者矣. 至金史 地理志, 謂瀋州, 本遼 定理府, 爲挹婁古壤. 考遼志, 則瀋州之外, 別有定理府, 亦屬挹婁之地. 遼之定理, 實唐時渤海所建, 至金已廢. 又金指稱, 瀋州 挹婁縣, 本遼舊興州 常安縣. 考遼志, 東丹城北, 至挹婁縣 范河二百七十里, 則遼時已有挹婁縣. 蓋郡邑雖移, 而幅員有定, 今見於盛京通志者, 若承德, 若鐵嶺, 若吉林, 若寧古塔, 自奉天府治, 極於東北, 胥挹婁地也. 又明一統志載, 洪武二十九年, 設左右千戶於懿路城, 永樂八年, 復設中千戶於懿路城. 其廢址, 在今鐵嶺縣城南六十里. 又有站名懿路, 亦作伊魯, 當即遼 金 挹婁縣之遺. 丁謙曰, 挹婁, 古肅愼地, 肅愼, 周書 王會篇, 作稷愼. 山海經, 大荒中小不咸山, 有肅愼之國. 竹書紀年, 虞舜二十五年, 息愼氏來朝, 貢弓失. 蓋三代以前, 東北徼外大國, 盡有今吉林省東諸地. 唐地理志附錄, 賈耽所記, 渤海王城, 臨忽汗海, 其西南三十里, 有古肅愼城, 攷此城, 在寧古塔西南八十五里, 上馬蓮河畔, 遺址尙存. 惟漢之挹婁, 雖爲古肅愼國舊境, 而本部實在其西. 攷唐書 渤海傳言, 高麗滅 大氏保挹婁之東牟山·奧婁河, 其地在吉林東南敦化縣境. 奧婁, 爲挹婁之轉音, 挹婁國名, 殆因此水. 又言, 以故挹婁地, 爲定理·安邊二府, 此則奉天東南新設寬甸·懷仁諸縣處. 滿洲地誌, 謂挹婁, 爲肅愼之一部, 極是. 傳言, 挹婁, 在扶餘東北千餘里. 按, 扶餘國都, 爲長春府之農安縣. 核其方位, 實居東南, 而非東北. 後, 金人置挹婁縣於遼河東, 今懿路驛地, 則因遼徙挹婁人居此而名, 攷據家竟指爲挹婁國, 大誤. 晉書 四夷傳, 肅愼氏一名, 挹婁, 在不咸山北, 去扶餘可六十日行, 東濱大海, 西接宼漫汗. 北極弱水, 廣袤數千里, 居深山窮谷, 車馬不通. 丁謙曰, 魏志言, 挹婁, 在扶餘東北千里, 南與北沃沮接. 不咸山即長白山, 惟旣在山北, 又與北沃沮接, 則當云扶餘東南, 非東北矣. 宼漫汗, 即後寇莫汗. 北史, 作豆莫婁. 攷此部, 爲北扶餘舊壤, 在今鳥蘇里江一帶, 至云肅愼一名挹婁, 非是. 接, 肅愼, 爲虞 夏以來, 著名之國, 挹婁稱號, 始見於後漢書, 言國無君長, 邑落各有大人. 是挹婁者, 不過肅愼境中一部族, 並不足以名國, 第因生齒繁衍, 分布各方, 而肅愼主權, 日就衰替, 不足以制馭之. 其人, 遂據地自擅, 互相雄長. 於是, 肅愼一國, 竟在若存若亡之間. 以余攷之, 其國, 至晉實未嘗亡也. 挹婁本水名, 即唐書 渤海傳, 奧婁河, 今爲敦化縣境, 渤海立國, 以故挹婁地, 立定里·安邊等府, 均在敦化以西, 至奉天之東南. 肅愼王城, 在寧古塔南, 以挹婁梗於中間, 致肅愼與中國之交通遂阻, 故當時史籍, 但知有挹婁, 不知有肅愼, 因以爲挹婁古肅愼也. 而晉書 四夷傳, 更謂肅愼名挹婁, 則誤尤甚矣. 至晉時, 肅愼云未亡者, 史雖不載, 實有確證存焉. 據鴨綠江北出上高麗好大王碑言, 其踐阼之八年戊戌, 偏師出肅愼, 掠得某城地人民云云. 戊戌, 爲東晉安帝 隆安二年, 是晉之末, 造國尙安然無恙. 治後高麗益强, 肅愼 挹婁, 始俱爲所併. 觀隋焬帝, 征高麗分二十四軍, 其右翼有肅愼道. 知其時, 地入高麗已久, 但不悉亡於何年. 弼按據一統志, 挹婁古城, 在鐵嶺縣南六十里. 又據一統志表, 以承德縣, 爲挹婁國地. 此與傳文挹婁在扶餘東北千餘里之說, 不合, 惟如盛京通志所載, 若承德, 若鐵嶺, 若吉林, 若寧古塔, 自奉天府治, 極於東北, 皆挹婁地, 則其說可通矣.
其土地多山險. 其人形似夫餘, 言語不與夫餘·句麗同. 有五穀·牛·馬·麻布. 人多勇力. 無大君長, 邑落各有大人. 處山林之間, 常穴居, 大家深九梯, 以多爲好주 002. 土氣寒, 劇於夫餘. 其俗好養豬, 食其肉, 衣其皮. 冬以豬膏塗身, 厚數分, 以御주 003風寒주 004. 夏則裸袒, 以尺布隱其前後, 以蔽形體. 其人不絜, 作溷在中央, 人圍其表居주 005. 其弓長四尺, 力如弩, 矢用楛, 長尺八寸, 靑石爲鏃, 古之肅愼氏之國也주 006
교감주 006)
. 善射, 射人皆入因주 007. 矢施毒, 人中皆死. 出赤玉, 好貂, 今所謂挹婁貂是也주 008. 自漢已주 009來, 臣屬夫餘, 夫餘責其租賦重, 以黃初中叛之. 夫餘數伐之, 其人衆雖少, 所在山險, 鄰國人畏其弓矢, 卒不能服也. 其國便乘船寇盜, 鄰國患之. 東夷飮食類皆用俎豆, 唯挹婁不法俗, 最無綱紀也주 010. 〔原註〕 肅愼貢楛矢, 詳見明紀 靑龍四年, 陳留王紀 景元三年. 孔子家語, 武王克商, 肅愼氏貢楛矢. 史記 孔子世家, 有隼集於陳庭, 楛矢貫之, 石弩矢長尺有咫. 陳湣公, 使問仲尼, 仲尼曰, 隼來, 遠矣, 此肅愼之矢也. 山海經 海外西經, 肅愼之國, 在白民北. 郭璞注, 今肅愼國, 去襄平三千餘里, 其人皆工射, 弓長四尺, 勁彊, 箭以楛爲之, 長尺五寸, 靑石爲鏑, 此春秋時隼集陳侯之庭所得矢也. 晉, 大興三年, 平州剌史崔毖, 遣別駕高會, 使來獻肅愼氏之弓矢, 箭鏃有似銅骨作者. 問云, 轉與海內國, 通得用此, 今名之爲挹婁國. 吳任臣曰, 案史記, 作息愼. 竹書, 舜二十五載, 息愼氏來賓. 汲冡周書云, 成王之時, 息愼來賀作賄息愼之命. 王會解, 謂之稷愼, 或作肅眘. 漢武帝, 詔海外肅眘徐陵文, 肅眘茫茫, 風牛南偃. 劉會孟云, 肅愼, 在漢曰挹婁, 魏曰勿吉, 唐曰靺鞨. 鬼谷子云, 肅愼氏, 饋白雉于文王. 魏志云, 自唐曁周, 肅愼之物, 皆曠世而至. 靑龍四年, 肅愼氏, 致楛矢. 晉紀, 景元三年·咸寧五年·太興二年, 肅愼, 皆來饋楛矢石弩, 即此國也. 左傳, 肅愼·燕·亳, 吾北土也. 杜註云, 肅愼, 在玄菟北三千餘里. 江淹遂古篇, 沃沮, 肅愼東北邊兮. 陳逢衡曰, 世說, 德之休明, 肅愼貢其楛矢. 鄭樵 都邑略云, 古肅愼國, 都不咸山, 在夫餘東去一千里, 曰混同江, 江邊大楡樹松樹, 枝旣枯墮入江, 爲波浪所激盪, 不知幾何年, 化爲石, 可取以爲箭鏃. 楡化者上, 松次之. 西南去六百里, 曰長白山, 山巓之陰, 及黑松林, 徧生楛木, 可堅而直. 質堅而直. 又有鳥曰海東靑, 卽隼也. 惠棟曰, 肅愼國記云, 石山在國東北, 取之必先祈神, 石利入鐡. 册府元龜, 魏, 景元三年, 肅愼, 獻其國弓三十張, 長五尺五寸. 梏矢長一尺八寸, 石弩三百枚, 皮骨鐡雜鎧二十領, 貂皮四百枚. 滿洲源流考, 按云, 元 戚輔之 遼東略云, 肅愼東北山出石弩. 而楊賓, 柳邊紀略, 以爲梏木, 今寧古塔居人或得之. 呼爾哈河, 長三四寸, 色黑, 或黃或微白, 有文理, 非鐡非石, 相傳爲肅愼故矢云云, 蓋楊賓, 誤以石弩, 爲楛木也.
-
교감주 001)
〔原註〕 范書, 挹婁, 古肅愼之國也. 沈欽韓曰, 元史 地理志, 瀋陽路, 本挹婁故地, 又開元路, 古肅愼之地. 通典, 其國, 在不咸山北. [晉曰肅愼, 魏曰勿吉, 隋曰靺鞨] 一統志, 長白山, 在吉林 鳥喇城東南, 古名不咸山. 今奉天府 鐵嶺縣·承德縣及寧古塔·黑龍江並挹婁國地. 挹婁古城, 在今鐵嶺南六十里. 滿洲源流考卷二云, 挹婁之名, 始於後漢. 考之史傳, 即古肅愼氏, 晉書所謂肅愼一名挹婁, 是也. 至南北韓, 始別有勿吉·靺鞨之稱, 而舊名之見於簡册者, 猶有可考. 如遼之瀋州 雙州 定理府, 金之挹婁縣, 皆僅指一隅, 非其全部. 元史, 稱瀋陽路, 爲挹婁故地, 似矣. 而於開元路則云古肅愼地, 隋 唐曰, 靺鞨, 又似岐而二之者, 蓋魏 晉以前, 部族未分, 魏 晉以後, 釐而爲七族, 愈繁而地愈廣, 容有非舊部之名所能該者矣. 至金史 地理志, 謂瀋州, 本遼 定理府, 爲挹婁古壤. 考遼志, 則瀋州之外, 別有定理府, 亦屬挹婁之地. 遼之定理, 實唐時渤海所建, 至金已廢. 又金指稱, 瀋州 挹婁縣, 本遼舊興州 常安縣. 考遼志, 東丹城北, 至挹婁縣 范河二百七十里, 則遼時已有挹婁縣. 蓋郡邑雖移, 而幅員有定, 今見於盛京通志者, 若承德, 若鐵嶺, 若吉林, 若寧古塔, 自奉天府治, 極於東北, 胥挹婁地也. 又明一統志載, 洪武二十九年, 設左右千戶於懿路城, 永樂八年, 復設中千戶於懿路城. 其廢址, 在今鐵嶺縣城南六十里. 又有站名懿路, 亦作伊魯, 當即遼 金 挹婁縣之遺. 丁謙曰, 挹婁, 古肅愼地, 肅愼, 周書 王會篇, 作稷愼. 山海經, 大荒中小不咸山, 有肅愼之國. 竹書紀年, 虞舜二十五年, 息愼氏來朝, 貢弓失. 蓋三代以前, 東北徼外大國, 盡有今吉林省東諸地. 唐地理志附錄, 賈耽所記, 渤海王城, 臨忽汗海, 其西南三十里, 有古肅愼城, 攷此城, 在寧古塔西南八十五里, 上馬蓮河畔, 遺址尙存. 惟漢之挹婁, 雖爲古肅愼國舊境, 而本部實在其西. 攷唐書 渤海傳言, 高麗滅 大氏保挹婁之東牟山·奧婁河, 其地在吉林東南敦化縣境. 奧婁, 爲挹婁之轉音, 挹婁國名, 殆因此水. 又言, 以故挹婁地, 爲定理·安邊二府, 此則奉天東南新設寬甸·懷仁諸縣處. 滿洲地誌, 謂挹婁, 爲肅愼之一部, 極是. 傳言, 挹婁, 在扶餘東北千餘里. 按, 扶餘國都, 爲長春府之農安縣. 核其方位, 實居東南, 而非東北. 後, 金人置挹婁縣於遼河東, 今懿路驛地, 則因遼徙挹婁人居此而名, 攷據家竟指爲挹婁國, 大誤. 晉書 四夷傳, 肅愼氏一名, 挹婁, 在不咸山北, 去扶餘可六十日行, 東濱大海, 西接宼漫汗. 北極弱水, 廣袤數千里, 居深山窮谷, 車馬不通. 丁謙曰, 魏志言, 挹婁, 在扶餘東北千里, 南與北沃沮接. 不咸山即長白山, 惟旣在山北, 又與北沃沮接, 則當云扶餘東南, 非東北矣. 宼漫汗, 即後寇莫汗. 北史, 作豆莫婁. 攷此部, 爲北扶餘舊壤, 在今鳥蘇里江一帶, 至云肅愼一名挹婁, 非是. 接, 肅愼, 爲虞 夏以來, 著名之國, 挹婁稱號, 始見於後漢書, 言國無君長, 邑落各有大人. 是挹婁者, 不過肅愼境中一部族, 並不足以名國, 第因生齒繁衍, 分布各方, 而肅愼主權, 日就衰替, 不足以制馭之. 其人, 遂據地自擅, 互相雄長. 於是, 肅愼一國, 竟在若存若亡之間. 以余攷之, 其國, 至晉實未嘗亡也. 挹婁本水名, 即唐書 渤海傳, 奧婁河, 今爲敦化縣境, 渤海立國, 以故挹婁地, 立定里·安邊等府, 均在敦化以西, 至奉天之東南. 肅愼王城, 在寧古塔南, 以挹婁梗於中間, 致肅愼與中國之交通遂阻, 故當時史籍, 但知有挹婁, 不知有肅愼, 因以爲挹婁古肅愼也. 而晉書 四夷傳, 更謂肅愼名挹婁, 則誤尤甚矣. 至晉時, 肅愼云未亡者, 史雖不載, 實有確證存焉. 據鴨綠江北出上高麗好大王碑言, 其踐阼之八年戊戌, 偏師出肅愼, 掠得某城地人民云云. 戊戌, 爲東晉安帝 隆安二年, 是晉之末, 造國尙安然無恙. 治後高麗益强, 肅愼 挹婁, 始俱爲所併. 觀隋焬帝, 征高麗分二十四軍, 其右翼有肅愼道. 知其時, 地入高麗已久, 但不悉亡於何年. 弼按據一統志, 挹婁古城, 在鐵嶺縣南六十里. 又據一統志表, 以承德縣, 爲挹婁國地. 此與傳文挹婁在扶餘東北千餘里之說, 不合, 惟如盛京通志所載, 若承德, 若鐵嶺, 若吉林, 若寧古塔, 自奉天府治, 極於東北, 皆挹婁地, 則其說可通矣.
- 교감주 002)
- 교감주 003)
- 교감주 004)
- 교감주 005)
-
교감주 006)
〔原註〕 肅愼貢楛矢, 詳見明紀 靑龍四年, 陳留王紀 景元三年. 孔子家語, 武王克商, 肅愼氏貢楛矢. 史記 孔子世家, 有隼集於陳庭, 楛矢貫之, 石弩矢長尺有咫. 陳湣公, 使問仲尼, 仲尼曰, 隼來, 遠矣, 此肅愼之矢也. 山海經 海外西經, 肅愼之國, 在白民北. 郭璞注, 今肅愼國, 去襄平三千餘里, 其人皆工射, 弓長四尺, 勁彊, 箭以楛爲之, 長尺五寸, 靑石爲鏑, 此春秋時隼集陳侯之庭所得矢也. 晉, 大興三年, 平州剌史崔毖, 遣別駕高會, 使來獻肅愼氏之弓矢, 箭鏃有似銅骨作者. 問云, 轉與海內國, 通得用此, 今名之爲挹婁國. 吳任臣曰, 案史記, 作息愼. 竹書, 舜二十五載, 息愼氏來賓. 汲冡周書云, 成王之時, 息愼來賀作賄息愼之命. 王會解, 謂之稷愼, 或作肅眘. 漢武帝, 詔海外肅眘徐陵文, 肅眘茫茫, 風牛南偃. 劉會孟云, 肅愼, 在漢曰挹婁, 魏曰勿吉, 唐曰靺鞨. 鬼谷子云, 肅愼氏, 饋白雉于文王. 魏志云, 自唐曁周, 肅愼之物, 皆曠世而至. 靑龍四年, 肅愼氏, 致楛矢. 晉紀, 景元三年·咸寧五年·太興二年, 肅愼, 皆來饋楛矢石弩, 即此國也. 左傳, 肅愼·燕·亳, 吾北土也. 杜註云, 肅愼, 在玄菟北三千餘里. 江淹遂古篇, 沃沮, 肅愼東北邊兮. 陳逢衡曰, 世說, 德之休明, 肅愼貢其楛矢. 鄭樵 都邑略云, 古肅愼國, 都不咸山, 在夫餘東去一千里, 曰混同江, 江邊大楡樹松樹, 枝旣枯墮入江, 爲波浪所激盪, 不知幾何年, 化爲石, 可取以爲箭鏃. 楡化者上, 松次之. 西南去六百里, 曰長白山, 山巓之陰, 及黑松林, 徧生楛木, 可堅而直. 質堅而直. 又有鳥曰海東靑, 卽隼也. 惠棟曰, 肅愼國記云, 石山在國東北, 取之必先祈神, 石利入鐡. 册府元龜, 魏, 景元三年, 肅愼, 獻其國弓三十張, 長五尺五寸. 梏矢長一尺八寸, 石弩三百枚, 皮骨鐡雜鎧二十領, 貂皮四百枚. 滿洲源流考, 按云, 元 戚輔之 遼東略云, 肅愼東北山出石弩. 而楊賓, 柳邊紀略, 以爲梏木, 今寧古塔居人或得之. 呼爾哈河, 長三四寸, 色黑, 或黃或微白, 有文理, 非鐡非石, 相傳爲肅愼故矢云云, 蓋楊賓, 誤以石弩, 爲楛木也.
- 교감주 007)
- 교감주 008)
- 교감주 009)
- 교감주 010)
색인어
- 지명
- 挹婁, 夫餘, 北沃沮, 夫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