주메뉴 바로가기내용 바로가기하단 바로가기
상세검색
  • 디렉토리 검색
  • 작성·발신·수신일
    ~
청계중일한관계사료

한미(韓美) 조약 초안에 대한 논의와 마건충(馬建忠)을 보내 협조하도록 주청(奏請)하는 이홍장(李鴻章)의 문서

朝·美條約초안에 대해서 논의하여 정하였으므로, 관원을 조선으로 파견하여 함께 상의하여 처리하게 하도록 諭旨를 내려주실 것을 요청한 奏摺을 抄錄하여 보냅니다(鈔送具奏美韓約稿議定, 請旨派員赴韓會同商辦摺等).
  • 발신자
    北洋大臣李鴻章
  • 수신자
    總理衙門
  • 날짜
    1882년 3월 7일 (음)(光緖八年三月初七日) , 1882년 4월 24일 (光緖八年三月初七日)
  • 문서번호
    2-1-1-37 (394, 566b-574a)
三月初七日, 北洋大臣李鴻章文稱:
 
竊照本大臣於光緒八年三月初六日, 在天津行館拜發, 遵旨籌辦朝鮮與美國議約事宜, 現經議定約稿, 並請旨派員前往會同商辦一摺, 除俟奉到諭旨另行恭錄分咨外, 查議定約本及朝鮮丞相總理機務李最應來函, 業於本月初三日, 專函鈔送鈞署在案. 合將摺稿暨覆李最應函稿及與金允植筆談節畧』, 一併鈔錄密咨貴衙門, 謹請查照.
별지: 北洋大臣李鴻章의 奏摺(北洋大臣李鴻章奏摺)
 
照錄「鈔件」:
 
1. 「北洋大臣李鴻章奏摺
奏爲遵旨籌辦朝鮮美國議約事宜, 現經商定約稿, 並敬請旨派員前往會辦, 恭摺馳陳, 仰祈聖鑒事. 竊查美國欲與朝鮮結約通好, 經臣勸令朝鮮派員赴津, 與美總兵蕭孚爾商議. 適朝鮮國王派陪臣金允植爲領選使, 帶學生來津, 就便籌議外交. 臣於光緒七年十二月初二日奏, 奉上諭:
 朝鮮久隸番屬, 自應隨事維持調護, 卽以固我邊陲. 該國如與美國訂約, 則他國不至肆意要求, 於大局實有關係. 仍著李鴻章隨時相機開導, 妥爲籌辦[等因].
欽此. 仰見聖謨廣運, 綏撫屬邦, 莫名欽服. 臣於歲杪卽聞美國派定水師總兵薛斐爾蕭孚爾, 爲朝鮮議約全權大臣, 催令今春乘兵船東駛. 朝鮮陪臣金允植亦來保定謁見, 謂:“續奉該國王密諭, 求臣代爲主持, 遞與美使商議, 並寄呈該國機務大臣擬具約稿, 屬爲鑒定.” 當卽密飭津海關道 周馥, 設法婉留薛使, 俟臣會商. 臣二月初抵津, 薛使訂期謁晤, 先將伊所擬約稿, 由周馥譯呈, 其意欲以日本條約爲藍本. 臣將兩稿比較, 所差甚遠, 且於中國屬邦一節, 均未提及, 將來各國效尤, 久之將不知朝鮮爲我屬土. 而萬國公法, 凡附庸小國不得自主者, 又未便與各大邦立約, 是彼此均有爲難之處. 臣屬周馥諷示薛使, 謂:“約內須提明‘中國屬邦, 政治仍得自主’字樣.” 臣亦與金允植等議及, 該陪臣翕服無異詞. 因與酌量刪增約稿, 將各項應防之流弊, 應獲之權利, 一一包括在內.
周馥及道員馬建忠密交薛使閱訂, 該使於各款頗有增改, 大致尚無甚出入. 惟於第一款聲明“朝鮮中國屬邦,” 堅不允從, 意甚決絕. 適美國署使何天爵在京, 與總理衙門議添認明屬邦一節, 經總署王大臣將何天爵擬改第一款, 照錄專函知會前來. 何天爵旋於二月二十五日來謁, 乃謂:“薛斐爾堅執原議, 慮於兩國平行體統有礙, 且他日國會紳員亦必議駁, 是以該署使在京擬改第一款未能增入.” 臣謂:“旣經議定, 豈可復行翻悔?” 該署使力稱:“此事本國專派薛斐爾主政, 伊僅可商辦.” 臣以該兩人旣未敢擅允, 令先電請本國核示. 該署使允爲發電請示, 至今尚無回報. 二十七日、三月初一日, 薛斐爾復偕何天爵來署商訂此外各款. 有臣處續增而該使酌改者, 有該使續增而臣處酌改者, 較原本似更周密. 於一切取益防損之道, 再三斟酌, 總期於朝鮮商政有裨, 將來不致爲他國肆意要求, 以冀仰副朝廷軫念屬藩、維持調護之至意. 此事與薛斐爾 何天爵四五次辨論二十餘日, 始有成議. 所訂約稿, 擬暫空第一款, 俟美國回信, 再議去留. 臣於稿本紙尾鈐一圖章, 並邀薛斐爾簽字畫押爲據, 先交朝鮮陪臣李應浚, 迅賫回國, 以爲該國另派大員與薛使商辦之依據. 並傳見金允植, 諭知現辦情形, 告以美國若不肯將第一款添入, 須於定約后另行設法聲明, 以符初議. 此臣迭次與薛斐爾等議辦朝鮮立約之實在情形也.
朝鮮今春續派陪臣魚允中等, 尚未到津. 薛斐爾已赴煙臺, 與該國水師提督會商, 約於三月二十日開駛東行, 謁請臣處派員偕往. 而朝鮮屢次來員, 亦懇派員同美使前去. 頃又接朝鮮國王之叔父總理機務李最應來書, 內言:“美使東來, 惟臣處是仰是依”等語. 臣反覆籌維, 該兩國約稿旣經議有頭緒, 若不派員同往, 恐主客之間形跡隔閡, 易生疑釁. 或再有他人從旁唆聳, 約事無成, 而日、俄強鄰轉得遂其離間、侵陵之詭計, 亦東方大局之憂, 關緊實非淺鮮. 查有二品銜候選道馬建忠, 精明干練, 於交涉公法, 研究素深. 此次臣與薛斐爾議約, 該員皆在座, 詳悉巔末, 堪以派往會同朝鮮國王所派議約大員, 相機妥辦. 應卽請旨特派前往勷助, 由臣咨明朝鮮國王知照.
再, 薛斐爾乘坐該國兵船前赴朝鮮, 臣處北洋水師兵輸船, 本擬於春夏之交, 飭赴東洋等處遊歷, 藉以測量沙線, 練習風濤. 擬卽派統領北洋水師記名提督丁汝昌, 於三月望后, 與馬建忠會於煙臺, 酌帶兵船, 偕同薛斐爾東駛, 以壯聲勢, 而杜要挾. 除將議定約稿暨臣與朝鮮總理機務丞相李最應來往函件, 及與金允植 筆談底稿, 照鈔淸摺恭呈禦覽外, 所有臣遵旨籌辦朝鮮與美國議約事宜, 並請旨派員前往會同商辦各緣由, 理合恭摺, 由驛五百裏密陳, 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遵行. 謹奏.
별지: 北洋大臣李鴻章이 조선 총리대신 興寅君李最應에게 답하는 서신(北洋李鴻章覆朝鮮總理機務李興寅君[最應]函)
 
2. 「北洋李鴻章覆朝鮮總理機務李興寅君[最應]函」:照錄復朝鮮總理機務李興寅君函稿
山響尊兄興寅君閣下:
頃奉二月初三日惠書. 情文兼摯津沽、浿水延企爲勞. 往歲橘山太師垂詢邦交, 懇懇商榷, 郵筒往返, 略竭紆籌. 想貴國王與在廷諸臣均所深悉, 矧執事以親賢之碩望, 膺軍國之重寄, 平章大政, 悉協機宜, 東方柱石卽中朝屏蔽. 此鄙人所昕夕引領, 願與識時俊傑, 爲輔車之依也. 貴國君臣權時審勢, 幡然遠交, 洵能破除成見. 美國直接大東洋, 向無侵人土地之心, 今先與彼立一平善條約, 旣可杜東隣覬覦. 卽他國續議通商, 亦得有所據依, 間執要求之口. 鄙人竊不自揆, 輒思居間主持, 冀爲二國講信修睦, 深恐載書所述, 偶一失當, 流弊滋多.
入春已來, 督同津海關道 周馥、二品銜侯選道 馬建忠, 與美使薛斐爾, 往復辯論二十餘日, 易稿至十數次, 乃稍就緒. 較之中、美原約及貴國與日本約款, 取益防損之處, 似更周密. 惟第一款聲明“貴國爲中朝屬邦, 而政治向歸自主”云云, 美使未敢遽定, 已電商本國. 將來若於正約中刪去, 必須另行聲明, 俾貴國數百年事大之誠, 昭示天壤. 想貴國王執禮素恭, 定不河漢斯言耳. 其餘各款, 俟美使入境, 另派大員, 與之覆議. 卽使小有更易, 而大致不出范圍. 比經面同美使於約稿末, 分別鈐印畫押爲憑, 茲將原定草本奉呈臺鑒.
來員魚允中李祖淵尚在途次, 而美使未肯久留, 已赴煙臺取齊, 尅期東駛. 只應先派李應浚賫約稿, 由兵輸駛回報知, 以便籌備一切. 美使與領選使金允植等, 皆力懇敝處派大員前往襄助, 擬卽奏明大皇帝, 遣派馬觀察與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 乘兵船偕往. 二君周暦瀛海, 熟悉洋情. 馬君尤精通西國語言、文字, 熟諳交際公法. 介紹其間, 必能爲兩國通達情好, 到時希與美使不體款待. 貴國遠在東陲, 鄙人仰體大皇帝綏靖藩服至意, 但視力所能爲, 不分畛域, 竭誠代謀. 惟冀宜此遠謨, 匡濟時艱, 講求馭外之道, 以爲固圍之圖, 大局幸甚. 途遙意邇, 不罄欲言. 手此布復. 敬頌時祉.
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再拜.
壬午三月初五日.
별지: 北洋大臣李鴻章과 조선의 陪臣金允植의 『筆談節略』(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朝鮮陪臣金允植筆談節略)
 
3. 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朝鮮陪臣金允植筆談節略』:照錄與朝鮮陪臣金允植筆談節略(壬午三月初四日, 與金允植 筆談節略).주 001
각주 001)
[ ]의 내용 원문은 원래 ‘問’과 ‘允植’으로 되어 있으나 여기서는 [問]:과 [曰]:로 표기하였다.
닫기
[(李鴻章) 問-이하 동일]:李山響官職姓名、別字、年紀?
[金允植曰-이하 동일]:對. 現官領敦甯府事、興寅君, 原任領議政李最應, 號山響, 年六十六.
[問]:興寅君是否封爵? 有信與卿等否?
[曰]:興寅君係是宗親封爵, 書函想付魚、李之行.
[問]:現與美使已有成議, 美使已赴煙臺取齊, 尅期東駛. 而魚、李等不知何日可到, 將若之何?
[曰]:誠極悶鬱. 雖由旱路, 從今似不過三四天可到, 亦未可確知.
[問]:魚、李等到遲, 於此事卻無甚關係. 愚意可遣李應浚乘輪船先回, 我卽復山響一函, 將本大臣與美使議定約稿賫去, 報知貴國王, 以免遲誤, 何如?
[曰]:帶約稿急先報知, 極爲便好. 而未知魚、李之來, 奉有旨意何如. 若所議約稿, 均屬妥愜於敝邦之望, 雖先去亦似無妨於事. 惟在中堂裁處.
[問]:約稿副本, 可先奉覽. 本大臣與周道、馬道等會商美使辨論廿餘日, 始能辦到如此地步, 諒能愜貴國之望. 將來美使到后, 另派大員, 與之議辦, 或可小有更易, 大致必無甚出入. 否則美使決不從命也.
[曰]:第一款、第五款, 已於昨冬在保省承教, 亦已轉達於寡君. 其餘各款均洽素望. 惟禁米穀一事, 最礙通商. 而奈敝邦民情, 以滲穀爲大患, 與日人相持多年, 尚未許開. 今若於平年開禁明載約條, 未知敝邦朝議當如何耳.
[問]:朝鮮日本初次約本第六則載明“糧米、雜穀得出入”, ‘出’者‘出口’之謂也? 殊欠分明, 故日人力持不得嚴禁. 此次亦與美使辨駁數日, 該使謂:“永禁斷不能行, 只可聲明因有事故, 蹔禁出口.” 在我尚可有酌辦之權, 將來到貴國議約時, 不妨再與爭論. 若爭之不可, 似未便因一事而敗和局也.
[曰]:日人議約時, 米穀出入云者, 卽萊館居留日人之糧米也. 遣辭欠明, 以致日人之藉口. 然此事本非可禁, 但有礙國人之情. 通商稍久, 庶可自知. 昨年趙、李二人, 在日本與何太史商論此事, 似應歸奏於寡君. 方苦企魚、李之來, 正爲此事憧憧故耳.
[問]:魚、李來, 與敝處議此, 亦屬無益. 只有俟美使入境, 再與斟酌.
[曰]:李應浚之去, 謹當以此先奏寡君. 伏想此稿寔出代籌密妥, 敝朝廷不輕刪增也.
[又曰]:美船方在煙臺, 將由彼使獨往否? 敝邦不諳交際事務, 又無解洋文、洋語之人. 若不自中國派員同去, 則竊恐事多窒礙. 然允植不敢煩請.
[問]:卿等如必欲, 餘派員前往襄助, 成人之美, 所不敢辭. 馬道名建忠, 號眉叔, 曾遊學西洋各國, 精通英·法語言、文字, 熟諳萬國交際公法, 介紹其間, 必能通達兩國情好. 我將奏明大皇帝派往.
[曰]:爲敝邦事, 到底眷庇, 至勞馬公遠涉滄溟, 不勝感謝.
[問]:李應浚擬於何日起程? 我前已告知鎮海船主預備, 但魚、李二君來遲, 再由陸路回國, 恐趕不及美使入境議約之期. 此間別無輪船可送矣.
[曰]:美船當於何日起碇否? 李應浚之行恐不得緩. 伏望指日爲敎.
[問]:美使薛斐爾訂於三月二十日, 由煙臺開駛, 一日夜可至仁川港. 李應浚似應三日內啓行, 至貴國后籌備一切方妥.
[曰]:不謂若是神速. 李應浚之行, 恐不宜過三日以外. 擬於初六發程, 望前抵王京, 可無時之患矣.
[問]:本大臣向來用兵謀國, 皆是謀定后動. 今日特召兩君來商, 卽欲立地定議也.
[曰]:敝邦於此事, 惟仰成於中堂. 若謀之臧, 卽敝邦之福, 中堂之惠也.
[問]:約稿正本末有鄙人鈐印、美使畫押爲憑據, 封寄興寅君, 副本卽交兩君持去. 將來第一款美國家若不肯添入, 貴國須照此款大意, 於定約后另備照會美國外部.
[曰]:謹當一遵鈞命. 此次議稿事事妥協. 以敝邦之弱小, 何得此一副妥約於外國之交耶? 寡君聞之, 必深喜且感.
[問]:請問美使兵船一隻, 中國兵船二隻, 逕入仁川港, 抑泊釜山, 再轉仁川耶?
[曰]:若自煙臺一日夜可達仁川, 則必無迤從釜山之理. 敝邦學徒有故當還者爲八九人, 而道遠難致, 此付送船便, 未知可否?
[李鴻章答]:鎮海兵船已議泊鴨綠口, 李君就便登岸. 隨行若干人, 開名單送周道知照.

  • 각주 001)
    [ ]의 내용 원문은 원래 ‘問’과 ‘允植’으로 되어 있으나 여기서는 [問]:과 [曰]:로 표기하였다. 바로가기

색인어
이름
李鴻章, 李最應, 李最應, 金允植, 蕭孚爾, 金允植, 李鴻章, 薛斐爾, 蕭孚爾, 金允植, 周馥, 周馥, 周馥, 馬建忠, 何天爵, 何天爵, 何天爵, 薛斐爾, 薛斐爾, 薛斐爾, 何天爵, 薛斐爾, 何天爵, 薛斐爾, 李應浚, 金允植, 薛斐爾, 魚允中, 薛斐爾, 李最應, 馬建忠, 薛斐爾, 薛斐爾, 馬建忠, 薛斐爾, 李最應, 金允植, 李鴻章, 興寅君, 最應, 興寅君, 山響, 興寅君, 橘山, 周馥, 馬建忠, 薛斐爾, 魚允中, 李祖淵, 李應浚, 金允植, 丁汝昌, 李鴻章, 李鴻章, 金允植, 金允植, 金允植, 李鴻章, 李山響, 金允植, 興寅君, 李最應, 山響, 興寅君, 興寅君, 李應浚, 李應浚, 允植, 建忠, 眉叔, 李應浚, 李應浚, 薛斐爾, 李應浚, 李應浚, 興寅君, 李鴻章
지명
天津, 朝鮮, 美國, 朝鮮, 美國, 朝鮮, 中國, 美國, 美國, 朝鮮, 朝鮮, 煙臺, 朝鮮, 煙臺, 美國, 大東洋, 日本, 煙臺, 煙臺, 朝鮮, 日本, 煙臺, 中國, 煙臺, 仁川, 王京, 美國, 仁川, 釜山, 仁川, 煙臺, 仁川, 釜山, 鴨綠
서명
筆談節畧, 北洋大臣李鴻章奏摺, 筆談底稿, 筆談節略, 筆談節略
오류접수

본 사이트 자료 중 잘못된 정보를 발견하였거나 사용 중 불편한 사항이 있을 경우 알려주세요. 처리 현황은 오류게시판에서 확인하실 수 있습니다. 전화번호, 이메일 등 개인정보는 삭제하오니 유념하시기 바랍니다.

한미(韓美) 조약 초안에 대한 논의와 마건충(馬建忠)을 보내 협조하도록 주청(奏請)하는 이홍장(李鴻章)의 문서 자료번호 : cj.d_0002_0010_0010_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