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海中的独岛
  • 从争议看独岛
  • 独岛!在郁陵岛上能够看到

独岛!在郁陵岛上能够看到


1. 历史、地理上一体性的意义

判断领土主权时最重要的是国家持续和平稳地行使国家主权,即有效占领(effectⅣités)。然而,2002年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在判决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利吉丹-诗巴丹岛事件时曾表示,无人居住或没有常住人口的非常小的岛屿必然会缺乏有效占领。[注 094]我们从东格陵兰案、克利珀顿岛案等一系列争端案中可以看出,对极地或荒芜孤岛要求行使国家行为的相对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只能考虑与相邻大岛的地理情况、法律以及历史关系做出判断。即,根据小岛和相邻大岛是否具有法律、历史、地理的整体性或单一性(unity)做出判断。就其表达方式来看,在丰塞卡湾案中认为梅安格拉岛和梅安格里塔岛形成了‘整体岛(a single insular unity)’或认为梅安格里塔岛是梅安格拉岛的‘属地(dependency)’,[注 095]在曼逵尔-艾克里荷岛案中认为曼逵尔岛和艾克里荷岛两个岛屿是海峡群岛的属地(dependency of the Channel Islands),因而使用了‘属地(dependency)’[注 096]这一表达方式。在1998年的厄立特里亚与也门领土争端仲裁案中曾经深入讨论过整体性(unity)问题,并使用了自然或物理的整体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natural or geophysical unity)、自然整体性(natural unity)、单一性(unity)等表达方式。[注 097]
还可以看得出,学者们同样也在依据地理、历史等情况使用其它术语替代地理接近性这一用语。即,与独岛问题相关,考虑到从郁陵岛可以看得到独岛,夏威夷大学的凡•戴克教授使用了郁陵岛和独岛间‘紧密的物理、历史相关性(close physical and historical link)’这一表达方式,[注 098]首尔大学李相冕教授就郁陵岛和独岛使用了‘可见的毗邻’这一用语。[注 099]
〈图 5〉在郁陵岛苎洞内水田眺望独岛(2008. 1. 14)
zoom
从法律、历史、地理性或社会文化方面被视为一个单一体的岛屿比单纯的地理性接近更加优越,比起否定单独领土权源的‘地理接近性’一词,更需要斟酌使用其它用语。在这种情况下为区分概念,笔者认为采用地理整体性、历史整体性或历史地理整体性、法律整体性等词汇或许更为恰当。整体可以说代表着一个单体或统一体,且同时具有附属物隶属主体的附属性含义。
帕尔马斯岛案的胡伯仲裁官也指出,“在特定情况下若干岛屿也可被认为是法律上的整体(as in law a unit),其主要岛屿可影响到其它岛屿”。[注 100]由此可以看出,他认可了形成法律性整体(unit)的岛屿的存在。

2. 地理整体性的范围

可以看出,帕尔马斯岛案虽没有认可地理接近性为单独的领土权源,但如果是一座与有居民居住的帕尔马斯岛不同的无人居住的荒岛或是在海图上也未曾有过记载的孤岛的话,则会考虑从地理上相邻的大岛的关联性方面做出了判断。
首先,东格陵兰案系丹麦请求常设国际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PCIJ)判决挪威于1931年7月10日颁布的占领公告是非法、无效的事件。[注 101]东格陵兰位于北纬71度30分和75度40分钟之间的北极周边区域。
该案件的仲裁组认为,象格陵兰这种自然条件相当恶劣的地方,不能为满足有效控制条件而要求实际占领(corpus possessionis)。法院认为,在考虑有效控制时,还应酌情考虑东格陵兰地处极地、属于很难接近的区域、同时数世纪以来还未曾有其他国家对格陵兰主张过主权的事实。即,法院认为‘国家权利的有效显示(the effectⅣe display of State authority)’是证明主权的最关键因素,但较难以靠近区域的领土主权的相关要求(territorial claims)相比环境良好、易靠近区域的相关要求更为缓和。[注 102]
最后,常设国际法院(PCIJ)引入地理整体性概念,判断丹麦的本土化活动对整个格陵兰赋予了权利。[注 103]如东格陵兰案所示,作为领土主权的证据,并不要求国家行为统一延伸到所有领土的所有部分。针对荒芜孤岛可进行‘周边占有’推断,岛屿距离本土或有人居住岛屿越近,这种可能性就越大。[注 104]
东格陵兰作为格陵兰东部地区与其它周边地区陆路相通,但如果是一个岛屿本身成为问题的话,那么处于怎样的地理条件才能算是形成了地理整体性呢?
首先来看一下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之间的丰塞卡(Fonseca)湾案。该案争端系丰塞卡湾内的两个岛屿,即梅安格拉(Meanguera)岛和梅安格里塔(Meanguerita)岛的主权纠纷。[注 105]梅安格拉岛最高海拔480m,南北长6km、东西宽3.4km,整个岛屿面积16.68km2,[注 106]草木覆盖、海岸高、多岩石。岛上很早以前就开始有人类居住,2007年的人口为2,398人。梅安格里塔岛位于梅安格拉岛的东南侧,是一座整体面积仅为0.35km2的小岛,没有人类居住。另外,梅安格里塔岛缺少新鲜淡水,却有苍郁草木覆盖。[注 107]
法院把梅安格里塔岛视为梅安格拉岛的附属岛(dependency),即按‘整体岛屿(a single insular unity)’处理,两个当事国也没有要求分割对待两岛。[注 108]虽说仅对梅安格里塔岛可以获得主权,但只要没有对该岛行使特别主权,均视作主岛梅安格拉岛的属地,按大岛屿处理。负责该案的法院提到了1953年曼逵尔-艾克里荷岛(Minquiers-Ecrehos) 案,表示当时将曼逵尔岛视为海峡群岛(Channel Islands)属地(dependency)的事实。[注 109]
梅安格拉岛距离梅安格里塔岛约300m左右,[注 110]法院和两当事国毫无争议地均认为两岛形成了地理整体性,那么,地理整体性究竟可以认定到什么范围呢?
帕尔马斯岛案的胡伯仲裁官提到了领海范围,也就是说他在否定地理接近性作为独立领土权源的地位的同时,还提到了‘位于领海外的岛屿(islands situated outside territorial waters)’。[注 111]在1928年判决帕尔马斯岛案的时候,国际上还未确定领海范围,但在1982年签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后已经确定领海范围至12海里。1998~1999年的厄立特里亚-也门仲裁案中,国际法院认为有争议的默哈巴卡斯(Mohabbakahs)岛和海科克(Haycock)岛均位于距离厄立特里亚沿岸12海里以内,故判决两岛归属厄立特里亚。[注 112]
国际法规定添加也是获得领土的方法之一,这是指因火山爆发等原因新现出的岛屿归属其沿岸国家领土。学者们认为其范围大体上在内陆水系或领海之内。[注 113]即,在领海内产生新的火山岛时,在无其它特殊情况下,该国家将会获得新的领土主权。

3. 位于可视距离内的岛屿的历史主权推断

如果说规模较小的无人岛位于某个国家的可视距离内,想必有着特别的含义。国际判例中曾经有过在可视距离以内、人类无法居住的无人岛承认其历史主权的案例,那就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白礁岛案。该案于2003年7月24日提交至国际法院,其争端对象是白礁岛(Pedra Branca)、中岩礁(Middle Rocks)、南礁(South Ledge)等三个岛屿和岩石。白礁岛距离马来西亚本土14.3km(7.7海里),距离新加坡海岸47.2km(25.5海里)。该岛长137m、宽60m、面积(低潮时)8,560m²,设有灯塔等设施,灯塔管理员常驻在此。中岩礁位于白礁岛南侧1.1km(0.6海里)处,由0.6~1.2m高的岩石组成。另外,南礁位于白礁岛南侧4.1km(2.2海里)处,由三个干出岩组成。
国际法院于2008年5月23日做出判决,白礁岛归新加坡所有、中岩礁归马来西亚所有,南礁将待确定领海分界线以后归属其所在分界内的国家。
白礁岛主要考虑了新加坡包括建设灯塔在内的持续、公然地行使的主权,[注 114]但其中较为特别的一点是虽然最终承认了新加坡对白礁岛的主权,却同时也承认了马来西亚的历史主权,而且针对与白礁岛仅距约1.1km(0.6海里)的中岩礁又承认归马来西亚所有,这点也值得我们关注。
〈图 6〉在马来西亚方面眺望白礁岛,远处可见印度尼西亚领土。
zoom
距离白礁岛最近的是马来西亚一个叫做六湾(Tanjung Sepang)的地方,2008年10月29日,笔者曾经到这个地方采访过,据当地居民证实,登上该地山丘即可肉眼观测到白礁岛。[注 115]相反,在新加坡本土是不能观测到白礁岛的,距离白礁岛最近的新加坡居住区是一座叫做乌敏岛(Pulau Ubin)的岛屿,但该岛不仅距离较远,而且还被马来西亚领土挡住而无法看到白礁岛。
可视范围内的近距离岛屿和不可视岛屿在推断历史主权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因为在历史上人们随着潮流或随着风向迁移,总归会以较近区域、可视区域为中心开展渔业活动,白礁岛案也是如此。如果新加坡在白礁岛没有过设置灯塔等有效控制行为或马来西亚方面默认的行为,那么想来很有可能与中岩礁一同被认定为归马来西亚所有。

4. 对可视距离以内岛屿的有效控制保证

在岛屿主权争端当中还有一个承认可视距离以内岛屿主权的案例,那就是利吉丹岛-西巴丹岛争端案。该案系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岛屿主权争端案,1998年11月2日提交国际法院,2002年12月17日判决两岛均归马来西亚所有。
西巴丹岛距离马来西亚的丹戎突塔(탄중 투툽)(Tanjung Tutup)村约27.8km(15海里),距离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平分的石巴迪岛东海岸约77.8km(42海里)。西巴丹岛面积仅有0.12km2,比独岛还小,但树木苍郁、沙滩细腻丰富、珊瑚礁环绕大海。80年代以前这里未曾有人居住,后来经开发建成为潜水旅游景区。现有军人及公园管理员等30余人(2009年6月16日的数据)居住,有灯塔、部队宿舍等。有可供洗浴的淡水,饮用水取自马来西亚的仙本那(Semporna)。有各种鸟类和四足蛇等动物栖息。
距离西巴丹岛最近的是马来西亚的马布(Mabul)岛,据2009年笔者亲身体验,离西巴丹岛最近的马布岛有较多人类居住,肉眼可见西巴丹岛。(见〈图 7〉)。但距西巴丹岛最近的印度尼西亚领土是石巴迪岛(Sebatik),不但距离较远且无高山,因此很难观测得到西巴丹岛。
西巴丹岛一案主要考虑了马来西亚方面的有效控制,即为保护栖息在西巴丹岛的海龟蛋而实行的海龟保护条例(Turtle Preservation Ordinance)和指定鸟类保护区(a reserve for the purpose of bird sanctuaries)等。尤其是西巴丹岛位于马来西亚领土马布岛的可视范围以内,想必也为保证马来西亚方面的有效控制发挥了作用。
〈图 7〉在马来西亚领土马布岛眺望西巴丹岛
zoom
另一方面,利吉丹岛距离马来西亚领土仙本那(Semporna)半岛的丹戎突塔(탄중 투툽)(Tanjung Tutup)38.9km(21海里),大部分为沙堆,只有局部有些低洼植物和少许树木(2~3棵),并无人类居住。利吉丹岛是珊瑚区域的一部分,位于由马来西亚达拿湾(다나완)(Danawan)岛、西雅米尔(Si Amil)岛等组成的大星星形状的利吉丹岛珊瑚礁的南端,地质学上与马来西亚领土相连,这类种地质学结构可能为承认马来西亚利吉丹岛主权助了一臂之力。
正如本案判决所示,没有人类居住的岛屿理所当然地会缺乏有效控制,[注 116]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考虑与相邻岛屿或与陆地的历史、地理、法律上的关联性做出判断。

5. 法律、历史上的关联性

英国和法国的曼逵尔-艾克里荷岛争端案更多地考虑的是法律、历史上关联的紧密性。该案系英国和法国就位于法国海岸附近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的曼逵尔诸岛和艾克里荷诸岛的主权争端。[注 117]这些岛屿地处英吉利海峡的泽西(Jersey)岛和法国海岸之间,均由两三个可居住的岛屿和多个岩石组成,两当事国各自对该岛和岩石主张领土主权。艾克丽斯岛距泽西岛7.2km(3.9海里)、距法国沿岸12.2km(6.6海里),曼逵尔岛距泽西岛18.1km(9.8海里)、距法国本土30.0km(16.2海里)、距法国领土绍塞群岛(Chausey)14.8km(8海里)。
从曼逵尔岛的位置来看,它离法国岛屿的距离比英国的泽西岛更近。前面也曾经说过,通常很难把地理接近性认定为领土主权的独立权源(title),在主权问题上最关键的就在于能够拿出多少证据证明对就争端区域持续且平稳地行使过主权。
但在曼逵尔-艾克里荷岛案上考虑得更多的内容是,曼逵尔岛和艾克里荷岛已经成为英吉利海峡群岛和泽西岛的刑事裁判管辖权和赋税的对象,且房地产买卖合同受泽西岛地方行政当局的控制。最终,法院做出了争端岛屿为海峡群岛属地(dependency)的判决,即,本案更多地考虑了与相邻大岛在历史、法律上拥有更紧密关系的事实。

 
[注 094]
Case Concerning Sovereignty over Pulau Ligitan and Pulau Sipadan(Indonesia v.Malaysia), ICJ Reports(2002), p.682. para.134.
[注 095]
Case Concerning the Land, Island and Maritime Frontier Dispute(El Salvadorv.Honduras:Nicaragua intervening), ICJ Reports(1992), p.570, para.365.
[注 096]
The Minquires and Ecrehos Case(France v.U.K.), ICJ Reports(1953), p.71.
[注 097]
The Eritrea-Yemen Arbitration-Phase 1:Territorial Sovereignty and Scope of Dispute(Eritrea v.Yemen), PCA Award of the Arbitral Tribunal(1998), pp.128~131. para.460-466[www.pca-cpa.org].
[注 098]
J. M.Van Dyke(2007), “Legal Issues Related to Sovereignty over Dokdo and Its Maritime Boundary”, Ocea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Law, No.38, p.194.
[注 099]
李相冕(2001),《独岛主权的证明》,《首尔大学法学》第42册第4期,216页。
[注 100]
The Island of Palmas Case(1928), p.23.
[注 101]
The Legal Status of Eastern Greenland Case(Denmark v.Norway), PCIJ Reports(1933)(Ser.A/B), No.53.
[注 102]
S.P. Sharma(1997), p.82.
[注 103]
李汉基(1969),同上书,204页。
[注 104]
李汉基(1969),同上书,204页。
[注 105]
洪成根(홍성근)(1999),《丰塞卡湾岛的法律地位与独岛问题:‘陆地、岛屿、海洋分界纠纷案’(1992年ICJ判决)中》,铜陵《外法论集》7集,717~742页。
[注 106]
梅安格拉岛和梅安格里塔岛的地理现况参考  
[注 107]
Case Concerning the Land, Island and Maritime Frontier Dispute(1992), p.570, para.356.
[注 108]
Case Concerning the Land, Island and Maritime Frontier Dispute(1992), p.570, para.356.
[注 109]
The Minquires and Ecrehos Case(1953), p.71.
[注 110]
 
[注 111]
The Island of Palmas Case(1928), p.22.
[注 112]
The Eritrea-Yemen Arbitration(1998), p.132, para.472 Van Dyke(2007), p.194.
[注 113]
金大淳(2010),《国际法论》第15版,三英社,871页;李汉基(2002),同上书, 323页;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Vol.4(2000), 「Territory, Discovery」, p.842 M. N.Shaw(1991), International Law, 3r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Ⅳersity Press, p.284.
[注 114]
金容焕(2008),《关于白礁岛、中岩礁及南礁主权的ICJ判例分析》,《国际法学会论丛》第53册第2期11~30页。
[注 115]
但证实可肉眼观测的地区现有军队驻扎,无法实际确认。
[注 116]
Case Concerning Sovereignty over Pulau Ligitan and Pulau Sipadan(2002), p.682, para.134.
[注 117]
The Minquiers and Ecrehos Case(1953), p.46.
[注 094]
Case Concerning Sovereignty over Pulau Ligitan and Pulau Sipadan(Indonesia v.Malaysia), ICJ Reports(2002), p.682. para.134.
닫기
[注 095]
Case Concerning the Land, Island and Maritime Frontier Dispute(El Salvadorv.Honduras:Nicaragua intervening), ICJ Reports(1992), p.570, para.365.
닫기
[注 096]
The Minquires and Ecrehos Case(France v.U.K.), ICJ Reports(1953), p.71.
닫기
[注 097]
The Eritrea-Yemen Arbitration-Phase 1:Territorial Sovereignty and Scope of Dispute(Eritrea v.Yemen), PCA Award of the Arbitral Tribunal(1998), pp.128~131. para.460-466[www.pca-cpa.org].
닫기
[注 098]
J. M.Van Dyke(2007), “Legal Issues Related to Sovereignty over Dokdo and Its Maritime Boundary”, Ocea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Law, No.38, p.194.
닫기
[注 099]
李相冕(2001),《独岛主权的证明》,《首尔大学法学》第42册第4期,216页。
닫기
[注 100]
The Island of Palmas Case(1928), p.23.
닫기
[注 101]
The Legal Status of Eastern Greenland Case(Denmark v.Norway), PCIJ Reports(1933)(Ser.A/B), No.53.
닫기
[注 102]
S.P. Sharma(1997), p.82.
닫기
[注 103]
李汉基(1969),同上书,204页。
닫기
[注 104]
李汉基(1969),同上书,204页。
닫기
[注 105]
洪成根(홍성근)(1999),《丰塞卡湾岛的法律地位与独岛问题:‘陆地、岛屿、海洋分界纠纷案’(1992年ICJ判决)中》,铜陵《外法论集》7集,717~742页。
닫기
[注 106]
梅安格拉岛和梅安格里塔岛的地理现况参考  
닫기
[注 107]
Case Concerning the Land, Island and Maritime Frontier Dispute(1992), p.570, para.356.
닫기
[注 108]
Case Concerning the Land, Island and Maritime Frontier Dispute(1992), p.570, para.356.
닫기
[注 109]
The Minquires and Ecrehos Case(1953), p.71.
닫기
[注 110]
 
닫기
[注 111]
The Island of Palmas Case(1928), p.22.
닫기
[注 112]
The Eritrea-Yemen Arbitration(1998), p.132, para.472 Van Dyke(2007), p.194.
닫기
[注 113]
金大淳(2010),《国际法论》第15版,三英社,871页;李汉基(2002),同上书, 323页;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Vol.4(2000), 「Territory, Discovery」, p.842 M. N.Shaw(1991), International Law, 3r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Ⅳersity Press, p.284.
닫기
[注 114]
金容焕(2008),《关于白礁岛、中岩礁及南礁主权的ICJ判例分析》,《国际法学会论丛》第53册第2期11~30页。
닫기
[注 115]
但证实可肉眼观测的地区现有军队驻扎,无法实际确认。
닫기
[注 116]
Case Concerning Sovereignty over Pulau Ligitan and Pulau Sipadan(2002), p.682, para.134.
닫기
[注 117]
The Minquiers and Ecrehos Case(1953), p.46.
닫기
List English Chinese Japanese Top
페이지 상단으로 이동하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