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句丽与渤海
  • 高句丽的历史
高句丽以铁器文化为基础,在鸭绿江中游流域建立了国家。公元前3世纪以后,鸭绿江中游流域开始普及铁器,该地区藉此出现了多个名为“那”的集团。“那”意指溪边,与现在韩文中的“国家”意义相同。也可以说“那”集团是小规模的国家。
高句丽原有五族,分别为消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和桂娄部。本涓奴部为王,稍微弱,今桂娄部代之。 (《三国志》卷30,东夷30高句丽)
 
从公元前1世纪中期开始,鸭绿江中游流域的多个“那”集团以沸流集团为中心结成了联盟。我们可以通过朱蒙神话[注 001]推测出,此后联盟的主导权转至桂娄集团。据上述《三国志》中的记载,王室由消奴部变成桂娄部,这说明了主导联盟的集团已交替更迭。
高句丽的建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是因为辽东地区汉朝的郡县介入了高句丽“那”集团的联盟,“那”集团之间也频繁出现矛盾和对抗。在这一过程中,高句丽的国都也从卒本[注 002]迁都至国内城[注 003]。尽管如此,1世纪中期太祖大王(太祖大王,在位:53~146年)[注 004]之后,“那”集团的联盟逐渐站稳了脚跟。大量“那”集团整合成五个更大的集团。上述《三国志》中记载的五部就是这样整合的五个更大的集团。高句丽五部的统治阶层为多个“加”,即诸加。
诸大加亦自置使者、皂衣、先人,名皆达于王,如卿大夫之家臣,会同坐起,不得与王家使者、皂衣、先人同列。 (《三国志》卷30,东夷传30高句丽)
 
“加”与干、汗、干支同意,韩文指“王”。蒙古帝国成吉思汗的“汗(khan)”也是指“王”。“加”原指“那”集团,即小国的“王”。然而,随着“那”集团被整合成五部的联盟,成为高句丽国王的臣僚,“加”就变为统治阶层的名称。
尽管如此,截至3世纪中期,“诸加”仍具有自身传统的势力。根据其势力大小,又分为大加和小加。从上述资料可知,大加自行设置使者、皂衣、先人等官员,通过这些官员统治“部”。但大加向国王呈报麾下的官员名单,并受国王的控制。也就是说,大加统治一定的地区,而且具备下级行政部门,但仍然是受国王控制的系统。无论是战争还是对外交涉,都以国王为中心,都统一归入王权之下。

 
[注 001]
《三国史记》卷13高句丽本纪1始祖东明圣王 《三国史记》卷13高句丽本纪1始祖东明圣王
《三国遗事》卷1纪异1高句丽 《三国遗事》卷1纪异1高句丽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东明王神话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东明王神话
[注 002]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卒本城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卒本城
[注 003]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国内城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国内城
[注 004]
《三国史记》卷15高句丽本纪3太祖大王 《三国史记》卷15高句丽本纪3太祖大王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太祖王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太祖王
[注 001]
《三国史记》卷13高句丽本纪1始祖东明圣王 《三国史记》卷13高句丽本纪1始祖东明圣王
《三国遗事》卷1纪异1高句丽 《三国遗事》卷1纪异1高句丽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东明王神话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东明王神话
닫기
[注 002]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卒本城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卒本城
닫기
[注 003]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国内城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国内城
닫기
[注 004]
《三国史记》卷15高句丽本纪3太祖大王 《三国史记》卷15高句丽本纪3太祖大王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太祖王 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太祖王
닫기
목록
페이지 상단으로 이동하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