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慰安妇
  • 战争与妇女人权
“只要是日军要去打仗的地方,就会出现慰安妇。”
 
这是美军于1944年8月,在缅甸边境附近逮捕日军慰安所经营者和“慰安妇”妇女后拟订审问报告时插入的内容。1932年上海事变后,在上海首次开设了慰安所。直到战争结束的1945年为止,日军在所到之处都设立了慰安所。其借口就是预防士兵染上性病、提高士气、防止情报泄露及防止出现强奸普通妇女的事件。
15年来,日军在亚洲太平洋战争中,在广阔的地区犯下了累累罪行。因此,日军慰安所是长期以来以整个亚太地区为对象开设的。随时期和地区的不同,慰安所的设立方式、形式和经营方式各不相同。要想一目了然地整理整体规模、各时期和地区的特点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这是由于战争结束后,日本政府销毁了军事机密文件,有关设立日军慰安所的公文荡然无存,这是由于慰安所制度的建立、“慰安妇”的征用和慰安所的经营并非由单一的主体完成的,有时是以隐秘的方式完成的。
因此,要理解日军慰安所制度整体受害的实际情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韩国,在以韩国“慰安妇”的受害情况为中心的层面上了解日军慰安所制度。
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纷乱复杂的日军慰安所制度的整体情况。公文、日军“慰安妇”受害者的证言、原日军士兵的证言、周围人的目击证言都是一一核实后记录下来的。公文包括日军和政府的相关资料、东京审判记录、BC级战犯审判记录和盟军资料,受害者证言是审判资料、证言集、证言记录、相关书籍、受害当事者实地考察记录汇集而成的。原日军士兵的证言为战争记录、军队记录、战友会记录、相关书籍等中记述的“慰安妇”相关体验记的内容,目击证言是未到过慰安所的原日军士兵或慰安所设立地区的居民证言,以及当时慰安所经营者的证言。经过仔细审核并收集具有明确出处的资料,得以掌握目前可确认实际情况的日军慰安所制度相关资料的现状。
本地图由日本东京妇女战争与和平资料馆制作,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提供制作赞助。妇女战争与和平资料馆(女たちの戦争と平和資料館)于2005年8月1日,租借了日本东京一所大学的一间办公室开馆。这是一座将VAWW-NET JAPAN(反对战争与女性暴力的日本网络Violence Against in War Network Japan)前董事长松井耶依(松井やより)留下的遗产作为种子开设的展览馆。松井耶依作为日本代表主持2000年日军性奴战犯女性国际战犯法庭的过程中,为了解决日军“慰安妇”问题,提出了建立博物馆的提案。松井耶依于2002年辞世。资料馆作为活动的博物馆(active museum)获得社会认同,提出了五种理念。第一,从性定义的观点上,将焦点放在战时性暴力上;第二,明确加害责任;第三,成为实现和平与非暴力未来的活动据点;第四,形成远离国家权力的民众运动;第五,开展跨国界的联合活动。2008年,日军慰安所地图的编制工作告一段落。真可谓集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活动家们过去的研究和调查活动的大成。
地图中网罗了战争中日军驻扎过的所有地区,即韩国、台湾、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泰国、关岛、缅甸和越南等。在各地区的前言部分添加了摘要,有助于人们了解当时的战争情况、“慰安妇”的受害情况和战后的当地情况。然后再细分地区,将可证明该地区“慰安妇”受害实际情况的公文和各种证言汇集到一起。这将有助于读者立体地想象和理解各时期、各地区慰安所的实际情况。经过仔细整理的图片资料也是可以证明该地区受害情况的优秀资料。最后一目了然地整理了用于制作地图的数据资料并提供给读者。可作为今后查明日军慰安妇制度真相的基础资料加以应用。

 
목록
페이지 상단으로 이동하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