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慰安妇
  • 战争与妇女人权
《20年的周三》是2010年11月迎来二十周年纪念日的韩国挺身队问题对策协议会(以下称挺对协)的活动记录。由目前担任挺对协常任代表的尹美香(윤미향)所著。
该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日军“慰安妇”的历史、挺对协的成立过程和活动内容、战争及武力纠纷下针对女性的暴力问题和解决“慰安妇”问题的意义部分。书中收录了标题为《老人与我》、《周三集会参加记》的挺对协活动参与者的参与记录。
书中内容的第一章《周三集会,我们都互相连在一起》是可称之为挺对协活动中心的周三示威集会现场写生。记录了面对始终紧闭铁门的日本大使馆,面对抱怨着挡路了的冷漠路人,持续了20余年的周三示威集会的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已经白发苍苍的日军“慰安妇”受害健在者、为参加周三示威集会而飘洋过海而来的人、将要创造美好未来的学生,她们都是与挺对协活动家共同向每周的周三示威集会吹入活力的人。通过一位本来是来慰问“奶奶”们,却反而是自己获得勇气的青年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周三示威集会现场不仅能够解决过去的问题,还是一个能够治愈现在,创造未来的有力空间。这是让人们带着责任意识和期待感,欣然想要阅读下一章内容的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后面的后续章节《美丽的名字和肮脏的名字》、《年仅十三岁的多梦女孩究竟遭遇了什么?》是对日军“慰安妇”历史的说明部分。
笔者首先解释了叫人名字的方式可一窥给人起名的人的价值观,并对相关用语进行了说明。从挺身队到慰安妇、日军“慰安妇”、从军慰安妇、性奴,追踪了最初被称为挺身队的这一问题拥有了如今日军“慰安妇”的名称的历史性和政治性背景。如果读者觉得虽然日军“慰安妇”问题广为人知,但真要说明是何种问题却又觉得存在困难,那么您有必要仔细阅读这本书。然而,虽然强调挺身队应与日军“慰安妇”区别开来,但对于挺对协为何至今还拥有挺身队这个名称而未进行解释,令人疑惑不解。
继用语问题之后,笔者阐述了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建立目的和有关经营主体的历史实质,并阐明了日本应承担的责任。笔者通俗易懂的描写,将对那些难以读懂这部分的历史而迷茫的人们带来帮助。
但也有几个事实需要确定。笔者强调了“不到20岁的朝鲜少女们”成为“慰安妇”强征对象的事实(47页),这些是通过“慰安妇”健在者的口述揭露的真相。整体上,大部分强征对象是15岁以上到20岁左右的妇女,也有部分强征对象是15岁以下或30、40岁的妇女。对朝鲜妇女的强征应与强征侵略主体当事国的日本妇女和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占领区妇女一并叙述,这样才有可能向人们说明“慰安妇”强征的整体情况。
而且,还需要对“慰安妇”的设立过程进行正确说明。虽然笔者说明了1932年上海派遣军的日军陆军军官申请移送”慰安妇”就是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开始(50页),但通过他的回忆录揭露的真相是模仿上海地区的日本海军,作为陆军是首次带来“慰安妇团”(稻叶正夫编,《冈村宁次大将资料第一战场回忆录》,原书房,1970。302-303页)。这就是说在陆军之前,日本海军在上海设立的就是第一个日军“慰安所”。而且笔者还说明了日军为了防止因长期战争导致军人士气低落而设立了慰安所,但正确的说明应是随着战争的长期化及扩大化,在有效开展战争的层面上,推动日军“慰安妇”制度正式化、系统化、组织化。
围绕强征日军“慰安妇”的问题目前成为日本政治争论焦点。为了不卷入令人疲惫的争论并正确看待这个问题,需要立体地理解日军“慰安妇”征募和移送相关日本政府及军队公文、近代国家建立后通过战争膨胀的日本帝国主义的性质、日本对殖民地的差异政策和因此造成的殖民地朝鲜社会的性质以及基于“慰安妇”受害妇女记忆的口述记录。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以“慰安妇”受害妇女的口述内容为中心重现的日军“慰安妇”强征和性奴生活的实际情况。对于从受害当事者的立场上感受的日军“慰安所”制度是如何充满了恐怖、暴力和痛苦,如果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的话,就可以超越政治,理解真诚向受害妇女道歉和赔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出发点。
从通过“慰安妇”受害妇女当事者的心声描述的解放后经历这一脉络中,《再不可回归的故乡》这一部分的故事将给我们带来启示。即使战争结束后逃离了慰安所,却“又是度过了如同在慰安所的严酷的4年岁月”的故事(76页),或者“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准备好用温情拥抱受害者的准备”的故事(82页),从中我们可以反思解放后韩国社会内在的家长制和暴力性。笔者痛心地指出,要解决日军“慰安妇”问题,不仅要追究日本的责任,还需要一个反省我们社会关系的态度。
其后的章节《燃起希望之火的人们》和《金学顺(김학순),世界上最美丽的表白》是对抗在家长制和暴力中被强迫的沉默,书写解决日军“慰安妇”问题历史的妇女和参与者的故事。可以了解挺对协的成立过程、周三示威集会、与“慰安妇”受害妇女共同开展的挺对协活动过程。
对在同一的时期,相似年龄的妇女所经历的痛苦负起责任,终其一生揭露这个问题的尹贞玉和帮助她的女性活动家的故事,最终演变成使挺对协的诞生成为可能的“挺对协诞生秘闻”。说明了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的女性力量和实践力量成为了书写以人权为主的“慰安妇”历史的动力。尤其要重点阅读的部分是金学顺(김학순)、江德京(강덕경)、Jan Ruff O'Herne(얀 오헤른)、吉元玉(길원옥)等从受害者成长为活动家的“慰安妇”受害妇女的故事。在公开“慰安妇”受害事实需要决心和勇气的情况下,受害妇女通过作证互相鼓起勇气并给予安慰。从呐喊历史真相和正义的“奶奶”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应继承和延续日军“慰安妇”历史的理由。
在《问题还没有结束》章节中,可以了解一下日本政府对日军“慰安妇”问题的态度和回应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笔者对至今为止日本政府表现出来的所谓最有诚意的《河野谈话》和《针对女性的亚洲和平国民基金(以下称国民基金)》的批判。日本政府开始否认《河野谈话》,并对《河野谈话》和《国民基金》重新评价的2014年的今天,让我们思考“慰安妇”受害妇女盼望的日本政府责任到底是什么。
《战争和妇女,不断重复的孽缘》一章是关于其他日军“慰安妇”的故事。笔者在叙述战后冷战局面下,在人种与宗教的对立中不断持续的战争和因此遭受着性暴力和死亡痛苦的女性故事的同时,明确说明了日军“慰安妇”问题并非已经结束的历史,而是痛苦地重复的历史。被参加越战的韩国军队杀害和遭受性暴力的越南民众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这是对既是日本殖民地的受害者,也是对和平与人权问题未进行认真思考的韩国权威主义时代痛彻心扉的反省。
《我们需要创造的未来》一章是尾声性质的章节。如同“志向人权和和平世界”的副题一样,对日军“慰安妇”问题的解决方向加以说明。在讲述解决日军“慰安妇”问题的同时,我们可以思索为什么需要说明帝国主义和殖民地、战争和征募、民族及阶级、女性歧视、解放后韩国社会的家长性和暴力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通过“共鸣”结成一体为什么尤为重要。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人们之间的沟通点随处可见。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奶奶”形象的“慰安妇”受害妇女的各种表情。在正文之间插入的“慰安妇”受害妇女年轻时节的照片,有助于让我们通过“少女”和“奶奶”的形象想象让我们熟悉的“慰安妇”受害妇女的人生。尹美香(윤미향)代表犹如聊天般的亲切描述,激起了我们想要参与为了解决“慰安妇”问题而汇聚到一起的人们的心情。“慰安妇”受害妇女活动家和周三示威集会参与者编写的参与记是这本书的亮点。阅读《友伴日志》和《致老人的信》这些内容,可以让我们再次铭记我们为什么要抚平愤怒和痛苦,牢记“慰安妇”受害妇女的人生。

 
목록
페이지 상단으로 이동하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