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慰安妇
  • 战争与妇女人权
这是11位研究者和活动家汇聚在一起组建口述组,面对面倾听12位“慰安妇”受害妇女的故事,将她们的心声记载成文字的记录。标题为《日军“慰安妇”证言集6》。作为从1993年起发刊的日军“慰安妇”证言集的第六辑刊物,是这一系列丛书最后的部分。本书果断放弃了直到证言集5还一直作为中心的《被强征的朝鲜人军队慰安妇》的标题,选择了《书写历史的故事》这一标题。
在解决日军“慰安妇”问题的历史中,“慰安妇”健在者们的口述成为证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史实的强有力的“证据”。在这一问题的责任主体——日本政府的否认、回避和政治攻击下,“慰安妇”受害者的“证言”只能积极提出“被强征……”的这种说法了。证言集发刊起过了10余年的今天,“被强征的军队慰安妇”在韩国社会的集体记忆中成为记忆“慰安妇”受害情况的典范。给这种记忆带来裂痕的受害者的某种历史记忆在受害者的犹豫中出现了无法找到适当词汇的情况。
作为装饰证言集系列丛书末尾的一本书,其本身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在这本书中记录自己经历的“慰安妇”受害妇女们等待了10余年才作出“慰安妇”证言,在倾听完最先站出来的60余名慰安妇受害者的证言后,才得以公开自己的记忆。其中,当然还有最先站出来作证的“慰安妇”受害妇女鼓起的勇气和采用从“问”转变为“听”的证言搜集方式的“慰安妇”妇女口述史向前发展的这一社会背景。
研究组表示,“与多数要求事实严密性的严肃证言不同,由于我们将口述以“故事”的水平来衡量,因此重点是为了强调其所具有的主观性体验。”(13页)为了从定义为政治性争论焦点的“强制性”问题中摆脱出来,“主张以实际慰安所中的性暴力经历和当事者的记忆为中心,重新确立日军‘慰安妇’的概念”(14-15页),不应仅局限于“证言”,而是应通过“故事”倾听“慰安妇”受害妇女的经历。
研究组指出,这本书中出现的12名妇女虽然都统称为日军“慰安妇”,但每位妇女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具体的慰安所生活还是至今为止的生活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过去的经历与如今的生活是相互衔接交错的。虽然将“慰安妇”受害妇女的故事按出生年月日和故乡、兄弟姐妹及家庭关系、被征情况、转移路线及方法、慰安所生活、回归过程、此后的生活等进行分类,但希望读者能够倾听她们不同色彩、多样复杂的人生道路。
读者在阅读这本书中12位“慰安妇”受害妇女,即公占叶(공점엽)、金花子(김화자)(化名)、郑瑞云(정서운)、姜一出(강일출)、石顺姬(석순희)(化名)、李玉善(이옥선)、林贞子(임정자)(化名)、卢清子(노청자)、张点突(장점돌)、金凤伊(김봉이)(化名)、金顺岳(김순악)、吉元玉(길원옥)的故事之前,有必要仔细阅读研究组编写的总论。在总论中详细记录了并非作为“证言”阅读,而是作为“故事”阅读时,读者与口述者、访谈人会在哪个地点相遇,为了作为“故事”阅读,应怎样注意小标题和标题、引号、逗号等符号、括号内的内容、访谈人的参与记等。为了超越肤浅的“强制性”争论,将日军“慰安妇”受害妇女的心声通过文字来描述沉重的生存故事并与读者分享,研究组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阅读总论之后,首先阅读12位中任何一位的故事都没有关系。
最后,这本书中还加入了《访谈失败记》,讲述了由于恐惧和犹豫而依然无法找到适当语言的日军“慰安妇”受害妇女现在的故事。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内容,衡量我们对性暴力受害者的共鸣指数达到何种程度。研究组“希望本书不会是一个重复六次的故事,而成为六次拓宽认识和审视基础的故事”的愿望在这本书发行后又经过了10余年的今天也依然有效。

 
목록
페이지 상단으로 이동하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