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句丽与渤海
  • 江西大墓
东北墙的第一层支石(大梁)
Title东北墙的第一层支石(大梁)
东北墙的第三层支石(底面)
zoom

绘制于江西大墓东北侧墙角第一层支石侧面的壁画。第一层支石是为了安全地承载石材墓顶的大重量,而在墓室墙体上垒起的建筑构件,被称为大梁或梁枋。通常,大梁采用长方形的石材,比墓室墙体稍向前突出平行垒起。然而,江西大墓则在建筑学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上好大梁后形成的四个墙角上,又额外垒起三角形的小支石,以更为安全地分散墓顶的重量。因此,江西大墓可谓是展现了高句丽发达的石制建筑技术的杰作。
图片中看到的花纹是绘制于大梁上的棕叶饰(棕榈叶花纹。“忍冬”更为人知,但国际通用语为棕叶饰)莲花唐草纹(藤蔓形的植物花纹)的一部分。唐草纹的藤蔓如同波涛一样上下翻滚,因此被称为波状形(波浪形)唐草纹。唐草纹在古希腊、罗马、波斯、阿拉伯、印度、中国、韩国、日本等地广泛使用,与各个国家的独特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变化,是一种多国籍花纹。中国的唐草纹分为中国传统动物形唐草纹(又名龙唐草或虺龙纹系唐草)和西方传入的植物形唐草纹。由于高句丽曾与中国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因此这两种形式的唐草纹均采用过。前者的代表性例证是安岳1、2、3号坟、水山里古墓、环纹冢等,多出现于平壤地区。后者,即西方系唐草纹于5世纪末传入高句丽,主要在通沟四神冢、江西中墓、江西大墓等后期四神图壁画中出现。
绘制于东北侧墙角支石上的唐草纹描绘了在左右分开的棕叶饰叶子之间,莲花花苞向上开放的各种情景,色彩的浓淡和线条的粗细大胆自由,在简单的重复之中,良好地表现了同莲花藤蔓一样华丽的淡雅之美。上色技法也同东方画的渲染法(色彩由浓到淡变化,表现明暗的技法)一样强调明暗,表现出细腻逼真的立体感。
尽管莲花原本是佛教中寓意领悟和复活的花朵,但在道教性质的高句丽后期四神图古墓壁画中,与宗教性相比,可以解释为只是为了强调装饰性而出现的。

페이지 상단으로 이동하기